2018/7/3 圖:沈仲怡 文:許凱森 4759
人類在大自然面前是多麼地微不足道,大自然不需要人類就可以生存得很好,沒有人類破壞則可以更好,但是人類卻得仰賴大自然的恩賜才得以存活。
2018/6/30 圖:沈仲怡 編輯:劉湘吟 4900
曾經少不經事貪玩,未婚生子、縱情毒海、挺險販毒,如今深陷囹圄,不得已將兒子託給人寄養。每當午夜夢迴,一想到心愛的孩子寄人籬下,那種痛徹心扉的撕裂感,真是悔不當初!
2018/6/28 圖:橙花想紅企業 文:劉湘吟 4720
如果人類再不改變目前的消費與生活模式,將在2040~2100年之間徹底滅亡!為人父母的兩人,無法想像自己的兒女若干年後將如何面對這可怕的命運,「我們能為孩子們做些什麼?」
2018/6/20 圖:宜蘭東光國中 文:許凱森 4856
宜蘭縣東光國中陳志勇校長:「我認為校長是一個很能夠施展教育理念的職務,清楚自己的初發心,發揮校長本身該有的權力,是有辦法實踐理念的....
2018/6/13 圖:Andy Fu 編輯:劉湘吟 5123
這是一個雙贏的經濟模式︰對「電租公」而言,不但家中閒置的家電產品能發揮更大價值,也能為電租公帶來額外收入;
2018/6/11 圖:陳碧芬 文:陳碧芬、吳惠慧 5571
一般森林要達到成熟穩定階段,大約需要70-80年的時間,靈鷲山開山至今35年,無生道場主要建築群區域內的森林,能維持著原始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