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5/30 圖:沈仲怡 整理編輯:劉湘吟 581
憤怒、恨意會讓我們現在和未來的生活、生命更好嗎?或能夠改變你的手足嗎?如果不會,我們就要理性,不要再讓感情、情緒主導我們。每一個人有每一個人的因緣、業力,
2023/5/26 圖:沈仲怡 整理編輯:劉湘吟 623
曾經發生的已經過去了,像水一樣流逝了,那我們為什麼還緊緊抓著某人曾經傷害我這件事不放呢?為什麼不放下,好好快樂地生活?
2023/5/25 圖:沈仲怡 編輯整理:劉湘吟 550
現代人的生活步調太快速了,以至於覺知常常會掉了、昧了,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常常不知不覺;偶爾突然間意會到
2023/5/24 圖:沈仲怡 編輯整理:劉湘吟 327
凡夫在行六度時,不管是布施或持戒,是有所執、有所求的,有個「我」在布施、持戒,不但自己知道,也希望別人看到。少了般若,就少了能空的智慧——在當下是無所求、無所住的,只是安住在覺體上。
2023/1/4 圖:Andy Fu 整理編輯:劉湘吟 400
我們的聞性在哪裡?其實每個人都有,只是往往錯用心,迷失在外界一切現象中,所以迷失了聞性,找不到。
2022/12/30 圖:沈仲怡 整理編輯:劉湘吟 472
在生活裡時時回光返照、回到覺性的家,對我們有什麼幫助呢?就像心道師父常說的「海水與浪花」的譬喻,我們覺性的本質就像海水,也是萬法畢竟空性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