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7/14 圖:沈仲怡 整理編輯:劉湘吟 820
寶誌公禪師的修行很好,有很大的神通。當時社會民情是︰家裡如有辦喜事,會請和尚來家裡念經,為家族、家人祈福。某天有一家大戶人家的兒子娶媳婦,就禮請寶誌公禪師到家中做法事。
2023/7/6 圖:Andy Fu 整理編輯:劉湘吟 3167
心念一起,要靜下來,好好面對自己的感受、情緒,看清楚它。
2023/7/5 圖:Andy Fu 整理編輯:劉湘吟 3142
當至親離開人世,我們內心會產生憂傷、悲痛、懊惱、怪罪、憤怒、自責……等種種情緒,甚至痛不欲生,有如失去了生命的動力,覺得生命不再有意義——這些都是人類面對至親去世時的情緒、情感反應。
2023/5/30 圖:沈仲怡 整理編輯:劉湘吟 894
憤怒、恨意會讓我們現在和未來的生活、生命更好嗎?或能夠改變你的手足嗎?如果不會,我們就要理性,不要再讓感情、情緒主導我們。每一個人有每一個人的因緣、業力,
2023/5/26 圖:沈仲怡 整理編輯:劉湘吟 4410
曾經發生的已經過去了,像水一樣流逝了,那我們為什麼還緊緊抓著某人曾經傷害我這件事不放呢?為什麼不放下,好好快樂地生活?
2023/5/25 圖:沈仲怡 編輯整理:劉湘吟 736
現代人的生活步調太快速了,以至於覺知常常會掉了、昧了,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常常不知不覺;偶爾突然間意會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