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七為何要吃包子?
圖:靈鷲山佛教教團 文:周瑞幃
2019/2/26
8722
禪七期間,每天禪眾約莫四點起床盥洗,接近子夜時分才就寢,之間時間須行香、坐香共24支(有的寺院採22支香),可知是十分消耗體力的。所以在禪七時,除早晚齋外,還會有點心時間──護七會將杯碗、食品提入禪堂,再分盛至禪眾座前讓他們食用,以滋養色身,恢復體力。而沿海內陸、大江南北禪寺所提供的點心各色,或有不同,例如:芝麻餅、糯米飯、八寶粥、梨湯、紅豆湯圓、豆漿、水果等等,但是每個禪寺在吃放參時,必是準備包子給大眾吃。因為這是有真實典故的,它來自明朝末年的一位破山海明禪師。
當時,海明禪師在寧波天童禪寺擔任禪七的維那師,因為過午不食的習慣,禪眾到晚間常常已飢餓難耐,沒有力氣好好辦道;見到大眾饑疲交煎的困境,海明禪師發了慈悲,他將廚房的鍋粑偷了出來分予禪眾食用,於是禪眾又有了精神繼續用功。
後來偷鍋粑的事情被方丈知道了,因為偷竊是犯大戒,方丈便要求海明禪師遷單(即離開寺院),而海明禪師回答方丈,他甘心接受遷單的處分,但請求方丈在每晚能給每個禪眾兩個大包子吃,這樣禪眾吃飽了才有力氣繼續參禪,方丈聽了也同意了。自此之後,禪七期間,每日的養息香開靜後「放參吃包子」也漸漸演變成每個叢林的慣例,而在禪七最後一日驗證禪眾的「考功」,也叫做「討包子錢」,這說法也相當有意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