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執念,信任內在佛性
圖:Andy Fu 文:中安
2021/3/3
4235
在工作及生活上的需要,時常面對形形色色,未必與自己投緣的人;在買賣、簽約等跟利益有關的事件中,往往會見到人性貪婪且不真誠的一面。這一類互動的過程中,我們可能被利用、欺瞞、責難、討好、佔便宜……,而不是處在一個平等互惠、舒適清爽的關係中。
當對方臉部紅氣不喘的一再的說謊,只為了達到他的目的時,容易讓人生起嗔心,惱怒於對方背棄了自己的信任,自己也沒有被善待、被尊重,只是,我們懷抱著道心,依然想真誠待人,不願被負面的情緒和思想所佔滿,甚至被擊倒,那麼,該如何應對這樣的折騰與苦難呢?
心道法師:「能消化日常生活所遇種種問題,就是一個有智慧的人生。」
外在世界,是內在心識的投影與顯化,我們無法進入到對方的內在世界,代替他調伏自心,但我們握有自己內在世界的萬花筒,擁有自己生命的決定權。萬花筒裡要放置什麼元素和材料?這些材料能幻化出什麼樣的美麗圖騰?我們可以決定要在心中留下什麼、放下什麼,也能決定要用什麼視角,去解讀種種困境帶來的挑戰,如果心識可以保持清明,還能看到這些障礙所帶來的禮物。
首先,可以練習跟煩惱保持距離。一旦煩惱生起、嗔心生起,先不隨著起舞或進一步分析、思考,而是回到呼吸與寧靜。思緒紊亂或嗔怒時,容易說錯話、傷人害己,也會不自覺的鑽牛角尖,強化了自己所執的意念,因此,先提醒自己「等一等」,情緒當頭時,提醒自己深吸一口氣,再緩緩地把氣吐出來,把意念放在呼吸,而不是事件或對象上。
離開現場之後,找一個不被打擾的地方,坐下來練習一分禪,時間允許的話,可以把禪修的次數或時長增加,也可以試著在禪修前,交託這個煩惱給與自己相應的佛菩薩,上座之後,慢慢的放下思緒,讓心回到安定的狀態。
接著,可以練習觀看自己所執之事是否為真。下座之後,心回到了平靜的狀態,此時再回顧這個事件與對象,探尋內心的執著,進而找出煩惱的根源。如果被信任的同事背叛了,一般來說,我們會試著換位思考,去理解對方的苦衷,然而,光靠理解仍無法真正放下,我們必須將事件或對象視為對境,覺察自己的執念為何?是什麼執念造就了我的煩惱?
放下所有所執之事,即便那些價值觀是如此的正確,一旦給了執念力量,它就變成了牢籠,捆綁了自己。「做人應該正直誠實,不能背叛他人」、「要完成分內的工作,不能把責任丟給同事」,我們心中會有一股正義之聲,為生活的方方面面下指導棋,一旦不符合,便開始產生抗拒之心,覺得事情該是如何,不該是如何,只是,我們是被這些念頭把持住了?還是說,放下這些念頭,我們更顯得自由呢?
「信任自己內在的佛性」,即使心中沒有那些正確價值,我們依舊活得正直、良善,只要維持寧靜的心,維持在覺知狀態中,我們便不會恣意傷人、不負責任。
其實,我們最大的敵人是內在的執著,試著去觀看它、找出它,不隨之起舞,那麼,不僅煩惱變少了,身邊的人也能感受到這股自在與清爽,來成就更美好的緣份,長此以往,我們也能以一己之力,成就一個更平和的世界。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