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無所有的至樂

 圖:Andy Fu  整理編輯:劉湘吟  2025/1/7     431


平安禪,靜坐,冥想,禪修,四步驟,覺知,坐禪,與法師有約,禪生活共學,心道法師,蜜勒日巴

大家在讀密勒日巴尊者修行歷程的故事時,可能很多人會覺得︰尊者好可憐!命運如此不幸,修學正法的過程中又遇到那麼多磨難,即使後來成為一位大修行人,也過著清貧的山洞獨修生活,甚至食不果腹、衣不蔽體(就像尊者的妹妹剛開始所認為的)……其實從尊者的角度看,他恐怕會覺得我們很可憐。

我們學佛,追求「離苦得樂」。修行人,不管用什麼方式修行,所追求的,一定跟所有人一樣——其實就是追求生命的快樂與自由。以世俗的眼光看,尊者好可憐,過著那麼苦的生活……但大家有沒有想過,如果真是那麼苦、那麼慘,他為什麼能樂此不疲地一直持續這樣的生活?只有一個理由,因為他快樂。而且不是一般的樂,是大樂、至樂。這種大樂、至樂,是一般凡夫不曾經歷、也難以理解的。

他在山洞裡修行,我們覺得他很可憐,我覺得尊者其實心裡可能在偷笑;因為我們(凡夫)的快樂其實很卑微,跟他所體驗到的大樂、至樂,實在無法比擬。

對許多人而言,美好的生活就是溫飽無虞,有舒適的房子、有錢、有好工作……等等,所謂生命的安樂,主要還是建立在外在物質的基礎上;而密勒日巴尊者的示現,恰恰提點了我們一個重點︰有一種快樂,它不靠外在的任何東西。可以什麼都沒有,而內心那至大至深的快樂,誰也奪不走——修行,就是帶我們去找到這個內在無價的寶藏。

我們也讀到,其實尊者修行得證後,可以去弘法利生了,但因本尊的囑咐,所以他以終生苦修的方式來弘法——這是一條比較少人走的路。密勒日巴尊者的行跡,是後代修行人一個非常重要的典範。

—2024.07.05平安禪友會讀書會 寶本法師分享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