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要有長遠心

 圖:Andy Fu  整理編輯:劉湘吟  2025/6/9     454


平安禪,靜坐,冥想,禪修,四步驟,覺知,坐禪,樂活禪,斷食禪,心道法師,護關,法工,四期教育

有些東西,我們以為已經知道了,感覺是懂了,「剎那的瞭解」,可是你真的再把它用自己的方式詮釋出來,不一定是正確的;所以我們要去印證,自己的體會、詮釋,和經典、和師父講的,是不是契合?自己理解到的,有沒有做到?……這個磨合的過程,也是修行的一部分。

我們的覺有時是清晰的,有時不清晰,大多時候是不清晰,你覺得已經到了,其實不清晰。那個覺的當下,當體就是空。好比現在我手邊這個杯子。為什麼它是空?明明看到它是實有的啊!但如果用顯微鏡把它放大再放大看,會看到它是由原子、中子、質子、粒子所組成——它當體是空的。它是假借因緣而有,實際上是空的。

我們的身體也是,假借地、水、火、風、業力等因緣而化現,實際上有沒有?沒有。

在生活中一定要不斷不斷地這樣觀察,不能只是概念上知道、嘴巴上講講而已,不行,我們必須實際上是如此清清楚楚地看到。經典上所說的、師父講的,要實際去觀察、親身去體證。師父教我們的是心要、口訣,是他的內證,而我們並沒有經歷過師父的修行歷程,要你去墳場修行十年,你去試試看,行嗎?沒辦法啊,會有恐懼心,會害怕,做不到啊。

我們或許能夠覺察粗重的煩惱,細微的心念卻不容易覺察。當我們面對身體的病痛或生命中的重大事故(如親人的離世)時,就是考驗修行的時候。這不是嘴巴講講,修行一定要貫徹到生活上,才是真修行。

能空的是心,所空的也是心。一切現象都是假的,因緣和合的一時化現。當你真的看到這些,才能夠真正做到對現象不執取。修行要有長遠心,目標是成佛,要很清楚,過程中一定要不斷地實踐、印證。通常禪修愈久的人,愈會覺得自己不夠,因為行菩薩道是生生世世的。

—2025.04.06 精進禪廿一•三七解關 廣純法師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