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山和尚

 圖:靈鷲山佛教教團  文:靈鷲山佛教教團  2015/12/1     15684


靈鷲山 心道法師心道法師,靈鷲山佛教教團開山和尚,世界宗教博物館與國際非政府組織「愛與和平地球家(Global Family for Love and Peace)」創辦人。

一九四八年生,祖籍雲南,幼失依怙,為滇緬孤兒,十三歲孤軍撤到台灣,十五歲有感於觀音菩薩的悲願,以「悟性報觀音」、「吾不成佛誓不休」、「真如度眾生」刺身供佛,立誓徹悟真理,救度苦難。二十五歲出家後,心契大迦葉、虛雲老和尚、密勒日巴等大修行者的風範,頭陀行腳歷十餘年,前後在台北外雙溪,宜蘭圓明寺、莿仔崙墳塔、龍潭公墓和員山周舉人廢墟等處,體驗世間最幽隱不堪的「塚間修」。一九八三年初,法師於福隆荒山巖洞(後為紀念閉關緣起命名為「法華洞」)斷食兩年餘,深刻體悟成佛唯有「度盡眾生,方證菩提」。出關後,始建立「靈鷲山無生道場」,開始弘法利生的事業。


心道法師的修行以禪為本,依於臨濟、曹洞宗風法脈;出關時提出「生活即福田,工作即修行」的生活禪理念,依弟子根器給予棒喝或隨機逗教,宗風峻烈活潑;開山以後,更嚴格規範僧伽週一封山、四季閉關週期,四季舉辦四眾精進禪七、禪十、禪二十一等閉關。各地講堂每週開設有平安禪課程,督促徒眾解行合一、定慧等持的生活日用功夫。因應全球人文與環境雙重危機,更積極關心地平安球,以簡易的一分禪、九分禪口訣作為現代人的心靈環保的自我管理的要領,將每年的「萬人禪修」的精進營,擴展推動為社會實踐的「全球寧靜運動」。


近年來,教團在心道法師殷殷督促下力行禪風實踐,弘揚禪門,貫徹「慈悲與禪」宗風為日用功夫,以菩提心開展「生活禪」的修行教化。於僧伽教育理想上並主張依歸佛陀教法,規劃為「阿含期、般若期、法華期、華嚴期」等四期教育,作為僧俗四眾修道次第的宗旨依歸,以三乘法脈接引普機,道場建設則崇尚自然而儉樸禪風,以維護壯闊的天然道場,逐步擴展建設為「華嚴聖山計畫」,作為一處深具世界觀的現代化「那爛陀」蘭若場。


靈鷲山 心道法師心道法師認為「修行不離生活,生活不離般若」,以禪為宗門,以華嚴的菩提心行廣攝弘法志業的果實,主張三乘合一的佛陀本懷。一九九四年十月,心道法師接受緬甸烏郭達賴國師法嗣,烏郭達剌尊者特授與「烏谷達剌」之法名,得傳授沙彌戒、比丘戒和阿羅漢戒等圓滿南傳三壇大戒;二OO一年,心道法師得甯瑪噶陀傳承莫札法王認證為其傳承成就者卻吉多傑之轉世,賜受「巴吉多傑」(吉祥金剛),此後,心道法師更積極促進南北傳三乘佛教之友誼與修行交流等,以此凝聚共識,創造世界和平的福祉。二OO七年,十月,心道法師自深圳弘法寺住持本煥老和尚納受法脈為臨濟宗第四十五世、別傳堂上第二代傳人,號常妙心道禪人。二O一四年四月,心道法師獲緬甸國家頒布授證為「上座部大業處阿闍黎禪修最高成就獎」,這是自佛陀時代至今二千五百年來傳承不墜的上座部僧伽禪修體系的最高榮銜。目前有此榮銜者,如馬哈喜禪師、摩構禪師、孫倫禪師等,均為舉世欽仰的大禪師,都有其全球性的禪法體系及國際道場,對人類靈性和平的覺醒,發揮著重大啓迪。

多年來,心道法師亦陸續成立包括「世界宗教博物館」等許多宗教文化、教育慈善等志業及「愛與和平地球一家」國際非營利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