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塑膠傷害 減少塑膠使用是根本之道
圖:oceana.org 文:許凱森
2018/3/14
6108
三年前,一頭抹香鯨擱淺死亡於台灣中部八掌溪出海口,成大海洋生物及鯨豚研究中心團隊在牠的胃部取出成團的漁網和塑膠袋;這個月,三隻虎鯨擱淺於高雄港區,成大團隊將牠們救援上岸後還是不幸死亡,進行解剖時赫然發現其中一隻虎鯨的胃裡竟然拉出18個塑膠袋,胃的空間被塑膠袋占滿,就算餓了也吃不了任何食物,最終耗盡體力而身故。
為什麼海洋生物的胃裡會有這麼多塑膠垃圾?不是大家都跑來海邊丟垃圾,而是塑料無法在自然中分解,所以高達3/4的塑膠垃圾都被推在掩埋場裡要等上至少500年的時間分化,一旦豪雨水災侵襲,掩埋場的垃圾會隨著雨水沖刷入大海,再順著洋流與海浪,飄散到海岸邊堆積或沉在海底深處,海洋生物不懂得分辨食物跟塑膠袋,這些垃圾被誤食之後,就只有死路一條,然而,就算不是誤食,海龜的鼻孔上插著吸管、海豹的嘴被塑膠環扣住無法進食、河豚頭部被橡皮筋套住而變形、珊瑚礁插滿寶特瓶、信天翁身上包裹著塑膠袋無法展翅等類似的照片在網路上也不勝枚舉。
於是,淨灘成為近年來各大團體經常發起的活動,然而,海洋垃圾的清理速度卻遠不及生成速度,根據統計,每年有800萬噸的塑膠廢棄物流入海洋,相當於每一分鐘就有一卡車的垃圾倒進海裡,科學家大膽預估2025年海洋塑膠廢棄物的總重量將會超過海洋魚類的總重量。
2015年一支從海龜氣管裡拔出塑膠吸管的影片曝光,新聞議題發燒、網路鄉民瘋傳,廠商趁勢大發環保財,玻璃及不鏽鋼製吸管大賣,看似引發全民對於環境保護的意識,但你我身邊實際減少使用塑膠吸管的人有多少?購買環保吸管後真的高頻率使用的人又有多少?
心道法師說:「宗教教育以身教為主,是與生活、生命息息相關的態度,人們生活的物質環境進步了,但生命態度並沒有進步,這也是現在各種全球問題的根本關鍵。」在靈鷲山上,僧眾出坡就是身教,法師們在福隆海灘淨山、淨水、淨灘,信眾也受到感召,若問:「垃圾撿的完嗎?」心道法師說:「做就對了!環保的確做不完,但重要的是『做』。」
環保不能只是短暫的激情,更不能小看一己之力,當有意識之時,就是個開端,必要落實於生活,才會有改變環境的契機,世界各地已有多起案例,在食用魚體內發現塑膠成分殘留,自然生態食物鏈一旦失去平衡,難保未來在人類的肚子裡也能取出塑膠製品。
不怕晚,不怕慢,養成習慣就會成自然,此刻看到這篇文章,從自己開始,從飲食包裝下手,減少使用塑膠製品,不成為「塑殺」的共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