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分析哲學遇到佛學(下)

 圖:myersalex216  文:劉湘吟  2018/12/17     5649


自我、無我與輪迴,國立陽明大學心智哲學研究所,王文方,阿毘達磨,心經,龍樹菩薩,中觀,

2018年10月29日,國立陽明大學心智哲學研究所的「自我、無我與輪迴」課程,陽明大學心智哲學研究所教授王文方繼續以分析哲學的視角探討佛學。

佛陀滅度後,前後經歷三次佛經集結,形成了經、律、論三藏;在佛滅度後大約500年內,佛教裡出現了阿毘達磨形上學。阿毘(abhi)意為上等的、殊勝的、卓越的,達磨(dharma)的意思是「法」,意指真實、究竟的教法,特別是指佛陀所教導的教法。阿毘達磨有時指論教法,有時指《論藏》。南傳上座部佛教的《論藏》一共有七部,稱為上座部七論或者南傳七論。

淺談阿毘達磨、中觀
阿毘達磨形上學的核心,是「存在著沒有部分的事物」,也就是構成世界一切最基本、最微小、無法再切分的元素,那就是dharma。

什麼是dharma?是原子(atoms)嗎?還是事物當下的性質(tropes)?

就好比一個杯子,從世俗諦看,那是一個杯子,但從勝義諦看,那是由一堆dharma所構成的東西,我們說它是杯子,不過是心靈、語言和概念所建構的假名。

阿毘達磨形上學認為,每一個dharma在本性(本質)上是獨立的,具有自性(svabhava),只有dharma是真實的,由dharma所構成的東西是不真實的,所謂的「我」,也是由持續不斷流動的dharma所構成的。而dharma也是緣起緣滅的無常事物,不是持續存在的,因此「自我」比dharma更不真實。

「雖然阿毘達磨的原子論後來受到了以龍樹為主要代表人物的中觀哲學家的反對,但中觀哲學的空論思想似乎仍然繼承了阿毘達磨哲學中的這個想法:組合只是一個幻象,是我們心靈與/或語言的建構,是概念投射的結果,是世俗諦的看法。」王文方說︰「因而,一個具有色、受、想、行、識五部份的自我並不存在,遑論一個常住的自我。」

佛教中相當重要的經典《心經》大約於公元1世紀問世,《心經》揭示了「空論」的思想︰每一件事物,都比它們所呈現的(看起來的)樣子更不真實(即使是dharma)。任何東西皆無自性,它所呈現的樣貌,是由於其他東西的作用。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無自性,受想行識皆無自性。

闡釋《心經》空論思想的中觀學派,其代表著作《中論》全書共27章,每一章論證一個主題,如時間、因果、運動、生滅……等。王文方認為《中論》很難理解,原因至少有三︰第一,以詩的形式闡述,且缺乏作者的解釋。第二,問答體,但問語與答語並不經常明示。第三,許多論證內容既長又複雜。或許因為如此,「《中論》每個人的詮釋不一樣,十個人說有十個版本。」

《中論》前三分之二在駁斥事物有任何自性可言,最後三分之一則討論沒有事物有自性的結果。無自性即意指不存在。看起來《中論》是在否認一切的存在,但在十五章中假托佛陀之語說︰應取「中道」,「也就是說,在否定一切與肯定一切之間。」——亦即《中論》的論證結構〈八不偈〉(第一品第一頌)︰「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一般認為,這是反對阿毘達磨「dharma具有自性」的理論。

《中論》中的「二諦」說(世俗諦、勝義諦),世俗諦指表相,肉眼、概念所見的,勝義諦指遠離使用語言、概念的究竟,要從禪修中去體驗,這「二諦」也不是對立、非此即彼的,並不是分開的兩個世界。

龍樹認為,任何存在的東西,它的存在都是依賴其他事物使然。而依賴有三種可能︰一﹒依賴其他事物的部分。二﹒依賴其他事物的原因/條件。三﹒依賴我們看待它的方式/心理。其中第三點後來影響了瑜伽行派的哲學理論。

瑜伽行派與反實在論
瑜伽又稱唯識、法相宗,推尊彌勒為始祖,以「唯識無境」為根本宗義。瑜伽行派有「三性」之說︰遍計所執性(因執著而產生的幻相)、依他起性(由條件構成的現象)、圓成實性(絕對的真實)。萬法(一切事物)皆具有此三性。之前佛學說人有六識,到了瑜伽又增加了末那識(第七識)和阿賴耶識(第八識),「三界萬法皆由有情各自本具之第八識阿賴耶識(又名一切種子識)所變現」。

「我們看待所有事物的方式,依賴於我們看待它的架構,並不是客觀獨立的存在。」譬如說家庭、國家或音響,如果是一個外星人,會難以理解這些名詞。物理學家萊布尼玆(Leibniz)認為時間、空間也不是獨立存在的。

「2017年西方佛學界出版了一本書,討論中觀和瑜伽兩派哲學是相容還是不相容的?……大多認為是不相容。」王文方說︰「重要的是要看討論的是哪個時期的瑜伽?後期的瑜伽不太一樣。」

「瑜伽行派與西方形上學反實在論很相像。」西方哲學中有形上學實在論(Metaphysical Realism)與形上學反實在論(Metaphysical Anti-Realism)。實在論認為一切事物的存在是獨立於心靈之外的客觀存在,不取決於我們如何看待它,而反實在論認為一切事物的存在,視乎我們如何看待它。反實在論的著名代表科/哲學家有Berkeley、Kant、Dummett和Putnam等,Berkeley認為,所謂石頭,是一種心理的存在;Putnam的模型論論證是當代反實在論最有名的論證,他研究人類的字詞、語言與外在世界的對應關係,結果發現,每一個人對字句的理解不同,因此由語言建構起來的世界是虛幻不實的,Putnam認為:心與世界共同建構了心與世界。

這個理論和龍樹也有異曲同工之處。龍樹認為,心靈與世界,就如火與木,有木,火才能燃燒,木頭燒完了,火也就熄了。也就是說,心靈與世界相互依賴。

王文方結論說︰「佛學中的許多問題,與分析哲學中許多問題是類似的。」或許,分析哲學更為細致的論證,能有助於釐清佛學中的相關問題。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