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分析哲學遇到佛學(上)

 圖:insspirito  文:劉湘吟  2018/12/13     5625


哲學研究,東方的佛學,國立陽明大學心智哲學研究所,自我、無我與輪迴,王文方,龍樹(Nāgārjuna)

當一名受過西方哲學訓練的分析哲學研究者遇到東方的佛學,會發生什麼事?2018年10月22、29日,國立陽明大學心智哲學研究所的「自我、無我與輪迴」課程中,陽明大學心智哲學研究所教授王文方以謙遜的〈一個分析哲學家所(錯誤?)理解的一丁點佛學〉為題,將自己這幾年來對於佛學的理解,結合分析哲學所長,做一番探討與分享。

佛教的傳承發展,歷經原始佛教期間——指佛陀在世及涅槃後的百年(約公元前450年~公元前250年)。之後印度佛教衍生出十幾二十個派別,即進入部派佛教時期(約公元前250年~公元1200年),在斯里蘭卡及東南亞則是南傳上座部佛教(約公元前250年~公元1300年)。公元100年大乘佛教興起,在東亞也有天台、日蓮、淨土、禪宗等大乘傳承。以及金剛乘佛教時期(在印度是公元500年起,公元700年亦傳播到斯里蘭卡、東南亞及中亞,公元800年傳播到東亞)。

「無我」並不否認自我意識
眾所周知,《心經》是佛教中相當重要的一部經典,揭露了「空論」的想法,而闡釋《心經》空論思想的主要有兩個宗派——中觀和瑜伽(後來稱為唯識)。中觀即始於龍樹(約公元150-~200年),瑜伽學派則始於世親(公元320~400年)和無著兄弟。

「印度佛教哲學從部派時期開始就存在著許多意見不同的哲學教派,但『無我觀』似乎是所有不同的印度佛教哲學教派(包括原始佛教)的共同思想。」王文方說︰「印度佛教哲學中的『無我觀』,不只是一種要人放棄自我本位或自利念頭的道德教條,更重要的是一種本體論上的看法。」

有別於佛陀之前就已經流行的印度教「有我觀」,印度佛教哲學的無我思想認為:一個常住的自我或常住的靈魂其實是不存在的。這個「無我」的看法並不否認人類個體的存在,也不否認我們每個人都有「自我的意識」,「這個想法真正否認的事物是:被一般人認為是在人的一生中(或永無止境的輪迴中)始終持續存在(常住)、並構成一個人之所以是那個人的事物。」

在大乘佛教時期,龍樹(Nāgārjuna)是佛教史上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他在著作《中論》中提出的「空論」,幾乎可說是後世佛教般若思想的根源,有龍樹佛陀、第二釋迦之稱。

在佛陀(公元前563~公元前483年)之前,西元前12世紀到西元前6世紀,印度思想主要受到四《吠陀》的影響,四《吠陀》奠定了正統印度教的內容:至高的梵天上帝(Brahman)、個別的自我(atman)、輪迴(samsara)和涅槃(nirvana)。

而創立教教的佛陀則以四聖諦來解釋生命和世間法則︰苦(一切負面的情緒)、集(苦的來源,想要的和不要的)、滅(預測。了解苦的來源即可能解脫)、道(八正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此八正道可使人解脫負面情緒)。

什麼是「正見」?人對這個世界其實有很多無知、錯誤的看法,也就是「無明」;這無明是什麼?「來自於我們對世間事物會產生依附(想要)或厭惡(不要)的情緒,這是因為我們相信世間有什麼事物是不變的,也有一個『我』是一直不變的。但事實上,諸法因緣生滅,無常,『我』也不存在。」

「無我」的四個論證
作為分析哲學研究者,王文方想問:在印度的佛教經典中,是否能夠找到好的理由和論證,去支持這個重要而又有重大影響力的本體論看法呢?他的答案是「有的」。在他目前的研究中,「我認為我們在印度佛教經典裡至少可以找到四個不同的論證去支持『無我觀』。」

第一,訴諸直接的經驗或內在體驗。「我們所觀察或體驗到的事物都是變動不居的,沒有觀察或體驗到任何常住的事物,更沒有觀察或體驗到任何常住的我。」《雜阿含經》開頭就說:「如是觀(色、)受、想、行、識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從佛教的觀點看,不但我們的身體(色)、感覺(受)、知覺與想像(想)、心理活動(行)、各種意識經驗(識)都是變動不居的,其他世間萬物也莫不是如此,因此,沒有常住不變的「我」或任何常住不變的事物存在。

王文方說︰「這種論證沒有『常住我』的方式,十分類似於英國經驗論者休謨(D. Hume)的方式。」對休謨來說,觀察和內省是我們對這個世界的唯二可能知識來源,但「常住的自我」卻是我們無論觀察多久都觀察不到、也內省不到的事物,休謨說︰「如果我們內省我們自己,最多只會發覺一連串不斷變動的知覺在流動著。」

第二,訴諸萊布尼茲(Leibniz's law)定律。「對於任何的x和y來說,如果它們是同一個事物,那麼,它們就會有完全相同的性質;如果它們至少有一個性質不同,那麼,它們就不會是同一個事物」。因此,任何兩個時間點上的「我」皆不等同。

又譬如說,昨天的你比今天的你重了10克,昨天的你就不是今天的你。如果說只差一點點、可以視為同一個,那麼禿頭和有一根頭髮的人只差一根頭髮,所以可視為同一;一根頭髮的人和兩根頭髮的人只差一根頭髮,可視為同一……這樣論證下去,就會導出「有十萬根頭髮的人等於禿頭」的錯誤論證。在哲學分析上,論證錯誤即表示假設(前提)錯誤,因此只要有一點點差異,都不能視為同一個。

龍樹所著的《中論》共27章,每章有數首四言詩偈,《中論》XXVII.3-4(即指第27章第3、4首詩):「過去世有我,是事不可得,過去世中我,不作今世我。若謂我即是,而身有異相,若當離於身,何處別有我。」——這兩首詩偈,可視為運用萊布尼茲理論論證「無我」。

第三,訴諸於堆垛(Sorites)理論,去論證任何兩個稍有差異的「我」皆不等同。

《心經》起始便述︰「觀自在菩薩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照見五蘊皆空 度一切苦厄……」「五蘊」指的是︰色(身體)、受(情感)、想(知覺)、行(心理形成)、識(意識),是作為一個人的先決條件,而且光有五蘊還不夠,還必須適當地結合在一起,就如同把一輛汽車分解成一堆零件,不能說這一堆零件就是一輛汽車,還必須適當地組合起來、產生汽車的功能和作用,才能叫做汽車。王教授援引《那先比丘經》(註︰Priest在〈forthcoming, section 1.4.2〉中的一段說法),此經作於公元前1~2世紀,東晉時譯為漢文,譯者不詳,內容敘述印度比丘那先與米蘭王(公元前155~130年希臘及印度的統治者)的問答,內容也提及類似的思想︰人有五臟六腑等器官,那是作為一個人的先決條件,但並不是所有的五臟六腑器官聚在一起就是「我」。

第四,訴諸於特殊組合問題(奧坎剃刀理論)。西方分析形上學中所謂「部分整體學」(mereology)裡被稱為「特殊組合問題」(special composition question, SCQ)所關心的問題是︰在什麼情況或條件下,數個事物可以組合成一個新的、具有部分的事物?其中一個被稱為「虛無論」的主張,與佛教中的「論」藏——阿毘達磨(Abhidharma)有類似的形上學看法。虛無論認為,這個世界裡只有原子才是真正存在的,「無論在什麼情況或條件下,數個原子都不會組成一個新的事物」。

「對虛無論者和阿毘達磨哲學家來說,組合只是一個幻象,是我們心靈或(與)語言的建構,是概念投射的結果,是世俗諦的看法。從世界的真實面和究竟面來說,這個世界只有原子,沒有其他東西,沒有自我,更沒有常住的自我。」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