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何需擁有?
圖:Andy Fu 編輯:劉湘吟
2018/12/27
4835
還記得從小看到大的那台電視機嗎?用了記不清多少年的電風扇,老爸那台老爺腳踏車,廚房裡屹立多年的大同電鍋……甚至是十幾年前的手機,那時一支手機用個三五年稀鬆平常,現在一年多就差不多要換了。許多人都有這樣的感慨︰以前的東西都好耐用,一用幾十年,不像現在的商品,使用壽命愈來愈短。在消費主義模式下,商品的生命周期愈短,對商人愈有利。這雖然大幅促進了經濟循環,卻也同時造成資源浪費加劇和嚴重的垃圾增量問題。短視近利所得到的「利」永遠不是長遠而真實的利益,因為後面有鉅額支出等著全人類買單。
如果這樣的商業模式不改變,廠商不會減少生產,不會致力於讓商品更耐用、品質更高,消費者也不會減少消費,資源持續浪費,垃圾問題不斷膨脹,再怎麼加速「回收再利用」的腳步都難以扭轉目前地球所面臨的嚴峻環境問題。
改變商業模式,正是從「根本」解決這樣的難題。近年來在荷蘭、歐洲逐漸興起「以租代買」,「賣服務、不賣產品」的創新商業模式。想想,人們擁有汽車、冰箱、冷氣機,其實是需要它們的功能,而不是產品本身,就好比我們不會為了要出國而去買一架飛機,只要買張機票,使用航空公司提供的運輸服務即可。歐洲循環經濟先驅、永續建築師勞爾(Thomas Rau)認為,「我們可以把這樣的商業模式應用到其他消費性產品上。」譬如生產燈泡燈具的知名廠牌飛利浦推出的“Pay per Lux"︰「賣照明時數,不賣燈泡」。荷蘭機場裡所有照明的燈是機場向飛利浦租的,消費方不但省下一大筆購買燈具的預算,燈泡的壽命也延長了,還讓機場省電又減碳。
幾年前,荷蘭社會住宅營運組織Eigen Haard也和德國家電大廠博世(Bosch)合作,設計了一套「租用冰箱」的商業模式︰Eigen Haard旗下社會住宅的房客和博世家電簽訂一張為期7年的冰箱租用合約,消費者每月支付10歐元(約合台幣350元),就可使用市價1000歐元的冰箱,也就是說,消費者向博世買「冷藏服務」,而不是買冰箱。合約期間博世負責冰箱所有的維修服務。
上面這兩個例子真實地演繹了「以租代買」,「賣服務、不賣產品」的創新商業模式。由於廠商擁有產品的所有權,必然會致力於研發更高品質、更耐用的產品,延長產品壽命,提高產品效能,以減免維修的成本支出,消費者則省去了購買商品的巨額支出,同時有效緩解了資源浪費和垃圾問題。
話再說回來,既然幾乎所有的產品我們都只是需要它的功能而不是產品本身,為什麼人們習慣「買下它」、「擁有它」?前文說「我們不會為了要出國而去買一架飛機」—事實上,一些非常有錢的人就是這麼做的。「如果可以,我想擁有全世界」—「擁有」,對應的是人性中的貪欲,蓬勃的貪欲令人擁有得愈多,心卻愈空虛。外境是內心的呈現,地球所面臨的環境課題,正是人心的展現,正如靈鷲山心道法師所說的︰「心和平,世界就和平。」一切外在的問題必須要從內心裡找解答。「以租代買」,「賣服務、不賣產品」的商業模式,對應的是極簡生活/減法生活對貪欲的節制。既緩解了外在環境問題,同時可以修心,何樂而不為!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