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淨的茶 靜定的心

 圖:網易號 看道  文:劉湘吟  2018/9/17     10403


茶,禪修,高定石,野放茶人,自然農法,食養山房林炳輝,打坐,

從台北市坐上往石碇的公車,不一會兒就離開了城市,馬路愈來愈小、彎彎曲曲,愈來愈接近自然綠意,人與車愈來愈少……一種悠緩安靜的鄉區氣息撲面而來。

非假日的石碇市區,安安靜靜,散布溪石的溪流饒富野趣,青山綴著雲霧。

高定石在石碇山區種茶,做的是「野放茶」︰百年以上茶樹,以自然農法方式種植,不施農藥、化肥,連水都不灑,一年除一次長得比茶樹還高的雜草;長達三個月焙茶細工,從種茶、採茶到製茶全程手工,二十餘年「重質不重量」的堅持,他的茶不但乾淨度不在話下,更具有難有言喻的能量——這是許多喝過他的茶的人的親身體驗。

茶,禪修,高定石,野放茶人,自然農法,食養山房林炳輝,打坐,好茶的天、地、茶三要素
去拜訪高定石,他通常都會帶你先去看看茶園︰從小路進去,沿路都是蕨類;幾乎沒有人工化痕跡的雜樹林裡,長著一、兩人高的茶樹和其他各種植物。很多人在他的茶園裡都品嘗過他現場手摘的「茶葉生菜沙拉」︰摘取茶樹尖端嫰葉,直接放進口中咀嚼,不苦不澀,還有點回甘微甜,「因為被小綠葉蟬咬過,所以會有一點果香、蜜香、花香的味道。」

從地上隨意抓起一坯土,「像這樣又鬆又軟的黑土,如果不是自然堆積、腐蝕形成的,往往是臭的。你聞聞看……」不但一點也不臭,細細分辨,還具有多層次的味道︰除了泥土的芳香,腐殖質、有機質,還有一種類似土發酵的味道,「一塊地自然野放的時間夠長,形成良好的自然生態循環,具有多樣性的植物、動物,就會有這樣好的土。」

當然,這裡會有許多小動物︰蛙類、蝸牛、螢火蟲、鳥、小綠葉蟬、穿山甲、蚯蚓……高定石的茶樹還有特別的一點是︰和蕨類共生,「生態環境好才會有蕨類,而且會和蕨類共生的通常是樹木。我們家的茶樹有至少三種蕨類共生。」就是由於這些條件,所以在他的茶園可以放心品嘗「茶葉生菜沙拉」,「好茶要具備天、地、茶三要素︰天氣要好,自然生態要好,茶樹要老,再加上如實的製茶工序。」

所謂「如實的製茶工序」,其實是就古法手工做茶︰手採、日曬、手浪菁、鐵鍋熟炒、手揉炭焙,「我花最多時間的是焙茶,要三個月,焙十幾、二十次。」做茶全程手工,不使用任何工具,製茶時間是一般茶葉的數十倍。如此的堅持,茶葉產量自然少,一年約60斤。

高定石老家在福建安溪,祖祖輩輩都做茶,清朝中葉先祖來到台灣後也是做茶,高定石接手茶園後,「我的茶園只用了家傳茶園的三分之一。」為什麼?「因為做不了那麼多。」他家的茶樹長得高,一般採茶的人看到茶樹那麼高,茶園裡雜草多、蟲也多,有的人一看就說︰「這個錢我賺不了。」有人來採半天,被蟲咬了就跑了,最好的堅持採了一天,之後就不來了,「所以我們家的茶都是我們自己家人採。」焙茶就由他全權負責,產量少,「也沒關係,量多不見得是好事。」說話慢慢、目光誠篤的高定石說。二十幾年來,他就是靠著這樣與眾不同的沉穩、篤定一路走過來。

茶是什麼?高定石認為,「茶是生活的飲品。它是奢侈品。要衣食無虞後才有茶。」喝茶就為了環保、養生、安頓身心,「那就要喝乾淨的茶,否則不如喝白開水。」

茶是物,需要人去契入;人不同,泡出來的茶也不一樣。從源頭的氣候、自然環境、茶樹茶種等因素,後期的焙茶工序,到泡茶時的水質,水溫,節奏,時間,人的心境……使每一泡茶都有不同的滋味。愈深入去探索,愈發感歎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茶,禪修,高定石,野放茶人,自然農法,食養山房林炳輝,打坐,

凡事都有過程,時間會證明一切
由於時代變遷,近幾十年來,所有產業都在求快、求量,慣行農法也成為趨勢;在接手家傳茶園之前,每年春、冬他都會回家幫爸爸做茶,「我早就跟爸爸說不要用農藥、除草劑,爸爸說︰如果不用農藥和除草劑,真的產量會很低,又長不好。」後來爸爸罹患大腸癌去世,「我記得以前他噴藥也不戴口罩,回來也不洗澡就繼續工作……」農藥、除草劑對土地、對人不好,大家都知道,但在現實壓力下,沒有人有勇氣逆向而行;1992年高定石接手茶園、扛起家庭的責任,頂著現實壓力,他決定採自然農法做茶,「『自然農法』是現代的名詞,我其實是回歸古法,盡量和我們一百年的祖先做的一樣。走自然農法第一個對耕作者是好的,其次對當地生態環境、對消費者都是好的。以前的先祖就是這樣做茶,只是現在的人不願意花這個時間去堅持、去孤獨。」

這樣的方法需要時間、產量又少,有很長一段時間,所有人都不理解、反對,都認為他是錯的,為了堅持走出自己的特色、品質,他曾經賣了家裡兩棟房子,「我孤獨過,也曾經欲哭無淚、無語問蒼天,但我堅持了,挺過了。」最辛苦的是SARS(2003)前後那三年,媽媽身體不好,姐姐也較少在家幫忙,他要照顧媽媽,要帶兩個哥哥上山採茶,要做茶、賣茶,燒飯洗衣……那段時間,周遭鄉親都覺得「定仔一個人可能做不下去了」。「那三年我學到的就是清、靜、定,放下、往前走。心要靜、定,念才會轉。」也是在那段時間,他才開始達到收支平衡。

幾乎同時間的一個轉折點是某天他偶然看到食養山房林炳輝先生的訪談,心生感動、共鳴,發願「我一定要賣茶給這位林先生。」之後果真去拜訪林先生,兩人從此結識,「在我人生最困頓的那段時間,很感謝林大哥和我分享佛法的智慧。」

「我最常跟人家分享的一句話就是︰『凡事都有過程。這個過程是要慢、是要完整、要如實的。時間會證明一切。』」

他不認為自己已經「成功」了,「到現在我還一直走在刀鋒上,我還在堅持。」不進則退,「一直要不斷放下、往前走,放下、往前走。」

過了前期「很努力、很用力堅持」的階段,如今的他自若、篤定許多,生活、想法和接觸的人事物都很簡單,每天早上起床喝杯溫開水,打坐、念經、聽經;照顧家人,做茶、講茶、分享茶……「其實是如實地分享自己的生活。」

茶,禪修,高定石,野放茶人,自然農法,食養山房林炳輝,打坐,

契入人心的能量
去拜訪過高定石的人都知道,到他那裡品茶,時間只可以長,不可以短。

他總是從低溫開始泡。低溫泡茶,茶葉裡的微生素、礦物質、兒茶素、膠質……等微量元素較不會流失或被破壞,而且,「高溫泡茶喝不到這樣細、致、稠、雅、潤的茶湯。」

高定石泡茶的節奏很慢,來客的茶杯空了,他不會馬上續上,為的是讓茶與人彼此留白、對話,「只要留白,茶會跟你說話。」唯有「慢」、「時間」,細膩質感和精細品質方得以呈現。

乾淨的茶,用心細工做出來的茶,確實具有神奇的能量,但覺眼睛和兩頰的肌肉愈來愈鬆,心愈來愈靜,一種很舒服、很溫潤的感受浸漫全身心,令人念頭止息。

「你如果想打哈欠就打哈欠,別憋著。喝我的茶會很放鬆,打哈欠都很正常。」甚至還曾有位老師喝他的茶放鬆到當場坐著打呼睡著了。

茶,確實有著許多許多難以文字語言形容的內涵!不但身體的感受明顯,心的感受也極其明顯。為什麼有這樣神奇的能量?還是那句話,好茶的天、地、茶三要素︰天氣要好,自然生態要好,茶樹要老,再加上如實的製茶工序,「我相信,任何事物如果符合天、地、物的條件,從頭到尾以靜、定的心好好做,都具有契入人心的能量。」這也是高定石的信念︰行行出狀元。在自己的專業領域要做到好、做到極致。

十幾年前媒體採訪時,高定石曾說︰「我把一生的溫柔都給了茶。」現在他說︰「茶,安頓了我的生活和身心靈。」「我把一切給了茶,茶也給了我一切。這一生,是茶在滋養我。」

報名茶禪 茶道 茶養 課程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