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如爬高山

 圖:Andy Fu  編輯:劉湘吟  2019/7/12     6257


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西方世界,明心見性,宇宙,娑婆世界,修行

弟子︰念阿彌陀佛與念觀世音菩薩一樣嗎?
心道法師︰一樣,也是到西方。阿彌陀佛圓寂後,就由觀世音菩薩遞補做佛,所以祂的報土跟阿彌陀佛是同一個。
弟子︰真的是這樣嗎?師父怎麼知道?
心道法師︰真的有你嗎?
弟子︰我只是覺得有點不相信。
心道法師︰這不是相不相信的問題。有你為什麼沒有祂?有這個世界為什麼沒有那個世界?

弟子︰明心見性之後,是否算是已了生死?
心道法師︰算。這是一種見道,還要行道。
弟子︰不是要證悟才算嗎?只是見道而已,應該還無法保持覺念?
心道法師︰明心見性就是悟道了,怎麼會沒有辦法保持呢?既然已經知道路了,就表示有了開始的起點,不受後有,一直往前走,順順利利的,就像流水從高山上一直流到大海,不可能倒流吧!
學佛的人,就如同爬高山一般,慢慢地爬,爬到明心見性的高峰後,再下山。
明心見性的人,就好像是站在高山上,看得遠,看得清楚,一直衝到真如大海。

弟子︰在這個階段,應該沒有他力,只能靠自力才有用吧?
心道法師︰說起來,這時候並不分他力與自力,這是一種結合的東西。因為一切都離不開我們的心性,而心性遍滿宇宙一切處,不管他力或自力,都在我們心性之內。所以他力與自力其實是同一個東西。

弟子︰西方淨土往生境界的差異,是否根據娑婆世界修行的程度而定?
心道法師︰它是根據見地而分。悟的境界到什麼程度,就進入什麼樣的果報。你的見地不到那裡,就無法爬到那個境界。它不是根據我們在此努力行持的程度,而是著重於見地,見地到,行持就正確。若再仔細說,可分為九品,下有三品,中有三品,上有三品。見地好、實踐力又好,品位就愈高。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