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滋味

 圖:蘇蔓  文:蘇蔓  2019/9/4     7940


舌尖上的滋味,靈鷲山,心道法師,佛學,苦,社大書法,

我學習的社大書法班同時兼具知性與娛樂性,上課時既可以學到書法技巧,還能喝到現煮咖啡,及同學們自發性帶來的各式甜點與水果,一次兩小時的課程,就像是一段共享美好時光的同樂會,笑聲不斷,互動熱絡。

在接近學期末的一次上課前夕,有位同學在群組預告學期末聚餐會帶自釀的梅酒供大家品味享用,引起會喝酒同學一陣騷動與期待。我因為沒喝酒習慣,沒什麼特別感覺。聚餐時,梅酒主人知道我不會喝酒,僅在杯底倒了少少一點梅酒讓我淺嚐,我小心翼翼喝下第一口,酸酸甜甜的滋味,讓我這不會喝酒的人也覺得甘醇順口,很是驚豔。席間因為有美酒助興,幾位博學多才同學於是詩興大發,吟詩作對了起來,場面歡樂又溫馨。聚餐結束, 1700cc的梅酒喝得精光,一滴也不剩,甚至連酒瓶都被打包帶走,讓聚餐缺席的同學聞言大受打擊,而那位自製梅酒,本身卻不喝酒的同學更意外成為班上的風雲人物,氣氛十分詼諧逗趣。

說起讓書法班同學為之瘋狂的酒,在我家一向只是扮演入菜增味的佐料,而且還僅限米酒,如冬天煮麻油雞麵線加米酒是為提味,蒸魚加米酒是為去腥味,滷肉加米酒是為保持肉質的軟嫩不老…,所以,我一直不習慣單純品酒時口中那苦苦澀澀的滋味。但一樣是苦,我卻非常喜愛苦瓜、芥菜特有的苦中帶甘滋味,尤其是夏天食慾不佳時,來一盤涼拌苦瓜,生津開胃,清涼退火,不僅百吃不厭,還愈吃愈想吃。冬天時來一盤清炒芥菜,微苦回甘的滋味,讓人有苦盡甘來的感覺。

酒的苦澀雖然未得我心,但食物凡是需要慢慢品味卻又會讓人上癮的,或多或少都帶點苦味,因為唯有苦味,才能把味覺感受壓到最低,而食久味方能回甘,所以苦是味之隱者,苦同時也是覺醒的滋味,佛學就把苦比喻成生命的老師,要學佛就要先認識苦,道理即在於此。

至於鹹味,有人認為鹹因入口即覺,所以最俗,我則認為鹹是人生第一滋味,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辣味,有人認為辣不是味覺,而是痛覺的刺激,我則認為辣是味覺的挑戰,經得起嗆辣,身心都熨貼。

比起與幸福畫上等號的「甜」與撩人開胃的「酸」,有時我更喜歡「無」味,例如白開水、無糖豆漿、原味優酪乳,吃蛋糕時也習慣搭配黑咖啡與無糖茶飲,如此既能吃出藏在蛋糕深處的甜,還能品嚐到最接近原本素樸的真滋味。

北宋詞人蘇東坡在謫居嶺南時,因痔瘡發作,有道士教他飲食宜清淡、減量,因而體會出恬淡的飲食之美,於是寫下「味無味之味,五味備兮」。南宋詞人辛棄疾則在《鷓鴣天‧博山寺作》中寫道「味無味處求吾樂」,意指在平淡無奇之處享受平凡之樂。兩位詞人都藉由品味無味的飲食,比喻安於閒適自得的生活。

酸甜苦辣鹹,舌尖五滋味,一味有一味的美,一物有一物的好,即使是無味,詩人也能五味備兮得其樂,然而世上又有幾人能享受無味勝有味,靈鷲山心道法師即言:「世間無常,有多少難捨的滋味?」連法國文學大師普魯斯特也難捨氣味的追逐,在《追憶似水年華》這麼寫著:「當人亡物喪,昔日的一切都蕩然無存的時候,只有氣味和滋味長久存在。」英國詩人吉卜林亦透過文字,「氣味遠比聲光影都更能撥動你的心弦」,直言氣味如何影響我們的情感與記憶。

多年之後,當曾有的一切流雲飛散,多少人事在其中,沒有一樣留得住時,梅子水果酒是否仍會在我的日常持續散發濃烈香氣,若是,也只能承認自己終究還是慧根不夠,難捨味蕾的羈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