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圓仔
圖:蘇蔓 文:蘇蔓
2019/12/22
8958
俗話說「冬至大如年」,每年的冬至前一週,母親即不斷叮嚀要記得買湯圓,還特別交代要買機器生產的湯圓較衛生,不要買手工湯圓。
剛搬家的第一年,因為環境不熟悉,即就近在附近的生鮮超市購買,哪知道冬至當天下水一煮,湯圓全溶進湯裡,圓不成圓,糊成一團。拿如此走樣的湯圓祭拜神明祖先真的是很不敬,當然免不了被一向很重視民俗禮儀的母親一陣碎念,於是第二年開始,冬至前一天都老實步行20分鐘左右的腳程,到傳統市場購買在地湯圓。
一到傳統市場,真的是看傻了眼,因為光是販賣冬至湯圓的攤位就有十幾攤,有些攤位還左右比鄰擺,買了這攤不買那攤,好像很對不起那攤,買了那攤不買這攤,又對這攤很不好意思。就這樣,在市場走了一大圈之後,像錄放影機的倒帶播放一樣,又往回走了一圈,但依舊沒定見,只好隨機挑了一攤較順眼的攤位買了,然後才提著兩斤的冬至湯圓回家向母親覆命。事後也證明,傳統食品還是要在傳統市場購買較可靠。
冬至當天,通常天還未亮,清晨六點不到,即要摸黑起床「浮圓仔」。首先是煮一鍋熱水,水滾後放進湯圓,要不停攪拌,避免沾黏。湯圓浮起水面後,將湯圓撈起過到另一鍋已預先煮沸的黑糖水,即可盛碗,這時大約是早上七點,也是母親進行祭拜的時候了。一小時後,所有儀式完成,就能開始享用熱呼呼的湯圓。看著母親一小口一小口慢慢吃湯圓的滿足表情,一早即起床的疲憊與忙碌瞬間蒸發,也終於能體會母親操持家務的那些年,不論寒暑,天天晨起準備早餐的辛勞,不覺生起感恩與內省之心,也更能體會宋朝大文學家蘇東坡的那句名詩,「人間有味是清歡」。
關於冬至湯圓,也有一則歷史佳話。
出生於日治時期艋舺世家的台灣咏絮才女黃鳳姿,就讀龍山公學校(現在的龍山國小)時 ,當時的日籍級任老師池田敏雄要學生們以「我的日常生活」為題寫作,黃鳳姿即以臺灣冬至習俗為題材,寫了一篇《冬至圓仔》,讓池田敏雄大為驚艷,自此開啟兩人的緣分,一九四七年一月二十一日兩人結為夫妻,浪漫的異國戀情,成為臺日史上有名的師生戀。
一九四一年參與創辦《民俗臺灣》月刊的日籍人類學者金關丈夫曾說,在煙硝味籠罩的皇民化年代,臺灣文化被貶為一文不值,低頭書寫臺灣民俗的池田敏雄很「缺乏政治性」,不過正因為他的「缺乏」,才更顯臺灣民俗的真實。
金關丈夫這段話如實反映靈鷲山心道法師的法語:「有,讓我們牽掛,空,才能清淨無憂,因此,只有一顆明白的心,才是人世間最快樂的。」因為政治性的「缺乏」與「空」,讓池田敏雄對異地臺灣習俗抱持清淨無憂的熱情,更因一顆明白的心,讓池田敏雄認定擅長書寫臺灣民俗與人文風情的黃鳳姿是值得共度一生的伴侶(黃鳳姿原本要拒絕求婚,因為母親稱讚池田敏雄是位好人,才點頭答應 )。
在這篇牽起臺日情緣的《冬至圓仔》,黃鳳姿寫道,冬至的前一天就要將湯圓做好,要做十二個雞蛋大小的有餡湯圓來祭祖,並在祭祖後將小湯圓分別黏在窗戶及桌椅上,謝謝它們過去一年的庇佑。
我問母親,是否聽過將冬至湯圓黏在窗戶及桌椅上的習俗,沒想到母親不僅知道,童年時期還親眼見過鄰居家的門框上黏著湯圓。母親一席話讓我大呼驚奇,對冬至的印象也不再只是拜拜與吃湯圓,而是更深刻的認識。
本來,我並不是那麼喜愛冬至湯圓,總覺得純湯圓有點無為,加了紅豆的湯圓才有為,才是我的最愛。年紀漸長後,因生活規模與欲望逐漸縮小,愈來愈能體會平實的燦爛,領悟「無為」並不是「無」,而是一種「為」,後來又有了臺灣文化、習俗養分的注入,冬至純湯圓就愈吃愈有為、愈吃愈有味!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