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情緒如是的流動

 圖:gfs_mizuta  文:中安  2020/7/21     5290


寧靜,禪修,負面情緒,心靈

夏至的午後雷陣雨,時常令人感到措手不及。攜帶雨具的人,緩緩地將傘骨張開,安處其中;沒有準備的人,慌忙的躲進屋簷,等待驟雨的歇息。日日伴隨我們的情緒與感受,何嘗不是如此?快樂、憤怒或悲傷,常匆匆地在日常中蹦出火花,又突然間消逝離去,只留下執著的心念,仍左右著自己。

透過禪修,我們讓煩躁的心漸漸安定下來,也因此能開始看見自己的念頭、情緒和感受,而不在無明中被心左右。覺察到自己在不同的情緒狀態下,身體是緊繃或放鬆?表情是僵硬或自然?然而,人生中總會有一些逆緣,讓我們彷彿手無寸鐵的受到襲擊,就像偌大的雨滴浸潤了全身,那種突如其來、不舒服的感覺,不免引發出劇烈的情緒反應,難以在下一刻就回到寧靜。

我們常常習慣壓抑,覺得不能失禮,或必須成為一個善良的人。當負面情緒來襲,就用更大的力量把它壓制住,好讓自己維持平靜。但是,那些無端被壓抑的情緒並沒有消失,它可能仍停留在身體或記憶的某處。因此事件結束,我們會無意識的回想「他怎麼可以對我說這樣的話?」、「他是不是對我有偏見?」、「我一直掛念這件事,是不是我不夠好?」,讓自己生出更多罣礙。

有時我們也會習慣將自己抽離,用疏遠的態度去面對自己或他人的情緒,一切以「理」為本,把情感放在一旁,好讓自己不被感覺吞噬,就能穩定地完成手邊的工作。長此以往,雖然一切順遂,也沒有把負面情緒加諸於人,停在一個相對安適的狀態,但我們會逐漸忘了如何感受生命,失去了同理與愛人的能力。

珍貴的人身,讓我們有思考和感受一切的能力。情緒它不論是快樂或憤怒,喜悅或悲傷,都會逝去,肉身讓我們能用情緒體驗生命的起伏跌宕,它是我們的一部分,它不是敵人,也無法捨棄。一旦明白情緒陰晴也如同天氣,不執著它的存續或消逝,那麼盛怒或悲傷也只是一會兒的陪伴。

或許在聚會中、辦公中、在孩子面前……等等,確實不適合讓情緒展現出來,但只要帶著覺知,可以先請高漲的情緒等一等,找時間到一個不會干擾到別人的地方,再讓它流瀉。可以趁獨自在家的時候,善用離峰的開車時間,或找一個空曠的公園,以及任何信任你、允許你表達情緒的人的身邊。

炎夏的雨滴是如此珍貴,它滋潤了因酷曬乾涸的大地,洗滌了因暑熱而浮躁的心靈。只要我們準備好,願意跟自己的情緒和平共處,不抗拒它、不壓抑它,允許它出現且自然而然的流動並消失,就不會因為卡住的情緒造成身體上的不適,或對他人積怨,就像雨後的水痕,天晴後便消失無蹤,而雨後的土壤卻是鮮活而肥沃的,讓我們能繼續孕育正念的種籽,持續向前。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