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隆的一天,友善大地

 圖:楊從貴  文:張育寧  2016/12/24     4273


靈鷲山,平安禪,心道法師,地球,環保,楊從貴,福隆,貢寮,田寮洋濕地,樊花錦,友善大地

 

你可曾想過,每天吃的食物,從產地到餐桌,經過一段怎樣的旅程,如果想得更深入一點,農夫種植稻米,是一個生產的過程,稻米的生命週期,則是生態的一部分。生產與生態存在著一種怎麼樣的關係?對立或是對話?

 

擁有豐富生態環境的福隆,一如台灣多數偏遠鄉鎮,年輕人多數前往都市謀職。而留在家鄉的農民,只能用自己知道的慣行農法耕種。整地插秧前,用農藥除草、除蟲,當飛鳥啄食秧苗時,用殺鳥劑殺死害鳥,保護作物,在人力有限、資訊不足的情況下,生產與生態的對立,似乎是個無法避免的結果。

 

幫助農民創造生產與生態對話的空間

 

友善大地企業社的營運長楊從貴說道,擁有珍貴生態資源的福隆,位於貢寮的田寮洋濕地,是台灣候鳥種類最多的區域,溼地的形成緣於鄰近地區種植水稻。農夫們用慣行農法耕種的同時,不只毒死害蟲,也會讓青蛙、草蝦跟著死亡,嚴重破壞當地的生態環境。然而生產與生態之間並非只存在著對立關係,彼此也是可以對話的。

 

因「陪伴在地農業,保護生態環境」的理念為心道法師所認同,靈鷲山佛教教團法師們邀集友善大地,將總本山所在地的福隆,建設為友善環境的共好園地,協助當地農民以無毒、無汙染的方式栽種作物。同時,友善大地社會企業社也接到新北市經濟發展局合作圓夢五部曲計畫的邀請。協同輔導平溪、雙溪、貢寮、福隆等地農民採用無毒方式耕種。楊從貴提到,產、官、學界共同努力,打造身、心、靈產業,是他一直期待也樂見其成的,也顯示出愈來愈多人認同生產作物時也應該維持生態的平衡。

 

從今年初起,友善大地陸續舉辦多場「綠色保育農業報告說明會」,讓在地農民知道慣行農法之外,還有友善環境的栽種方法。楊從貴說道,長腳蜘蛛、澄瓢蟲都是自然界的除草大隊,用天敵除病蟲害,不會破壞自然界的生態,也可以維持作物的產量。只是很多農民不知道可以這方面的訊息,他們要做的,就是提供資訊,並陪伴、輔導,幫助在地農民創造出生產與生態對話的空間,也藉此帶給當地居民更好的經濟收益。

 

修持身心靈,還可享用清淨的飲食

 

友善大地企業社以約定契作,保證承購的方式,讓當地小農願意嘗試不同以往的耕作方式,並積極尋找新北地區理念型的餐廳,購買無毒食材,希望與更多有心環保的人士合作,創造共好,讓福隆的環境能一如初始般美麗。

 

靈鷲山,平安禪,心道法師,地球,環保,楊從貴,福隆,貢寮,田寮洋濕地,樊花錦,友善大地家家戶戶在前庭後院種植蔬果,也是福隆、雙溪、平溪一帶居民慣有的農業行為。即便是種來自己食用或分送親友,很多農民仍習慣在種植蔬果時,噴灑除蟲藥。透過訊息的推廣,讓農民知道慣行農法下栽種的作物,食用後殘留在身體的物質,會對健康帶來極大的損害。福隆當地栽種的無毒作物,靈鷲山佛教教團的華藏海禪堂優先採購,來到華藏海禪堂禪修,修持身、心、靈的清靜,也可享用到清淨的飲食,落實區域共好概念。

 

廚師們也以最天然的方式烹調食材,不添加人工調味料或黏著劑,而是藉由食物調味食物的方法,保留食物的原味。如素黃瓜鑲肉這道菜,以馬鈴薯、山藥鑲入黃瓜,藉由山藥本身的特性黏著食材。團隊目前也在繁花錦跟有14年餐飲經驗的簡士豪主廚取經,希望能精益求精,將學到的廚藝帶回華藏海禪堂發揚光大。


楊從貴提到,來華藏海禪堂用餐,於個人不只希望能享受到食物的原味,在品嘗食物那一刻,也能感受到天地之美,身心輕安,感受到法喜禪悅。於地方,鼓舞了以友善環境方式種植作物的小農,對創造生產與生態對話的空間盡了一份心力,是做一件好事,歡迎大家一起加入共好的行列。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