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食養身 以禪修心
圖:沈仲怡 文:黃丞萱
2017/4/5
7171
地球開發過度,氣侯變遷造成生態持續惡化,雖然已是春分時節,靈鷲山上依然寒風冷冽,僧俗二眾弟子於此期間正進行七七日禪關,不僅修煉心靈,也磨練肉身。一般人對素食者的認知,因多食蔬菜,身體偏寒,讓人不禁好奇:如何在冷風寒雨的山上,維持身體溫暖,讓禪修時的內心堅定,不受肉身感知而動搖呢?
擔任靈鷲山無生道場的大寮養生顧問阿雀老師,擁有數十年深研本草綱目及中國飲食歷史文化,對食物特性瞭若指掌的她,每日與大寮志工共同討論當日齋食內容,針對每餐所用食材,調配出養生飲食,供大眾食用,不但讓身體得到滋養,也藉由料理色香味俱全的好食物,響應心道大和尚「愛地球、愛和平」理念,傳播愛與和平的正能量。
禪修的食材跟一般人的飲食有何不同?廣純法師提到,飲食調配的好,能幫助禪者修行得力;反之,會令禪者身心不安,難以專注在法門上。如何吃對食物,對關期來說可説是相當重要,因此,食材的選取,最主要、也最簡單的就是「當季」、「當令」,因為當季的食材是最有能量的,從一粒米到一片葉都需聚合整個宇宙能量,包含日、月、星、時間、氧氣、種子、土壤、知覺等等,無陽光葉子不生,無雲朵雨水不下、無雨水新葉不長,宇宙萬物密不可分,本無差別。
乾淨無污染的食物具有療效,吸收土壤、雨露精華的食物,自然是最富含營養的,對人體有莫大助益,與正在禪修的人相結合,更能提供能量。如果大自然宇宙的生命能量被污染,使得農作物受到影響,我們食用了也不會健康,而如何找到乾淨無污染的食材,讓禪者安定,其中也包含自己的生命。
肉身是心的容器,雖然禪修講求的是調養心性,但如果容器不夠堅固強健,心也難以維持穩定。每日飲食不但提供活動能量,也在修補調整身體,透過食材性味的調和互補,讓身體吸收的營養發揮到最大,箇中也是一門學問。還記得我們所修習的經典之一《華嚴經》,當中闡述多元的世界觀,是生命大學習的概念,也是多元共生、相互依存的概念,一切眾緣和合就是華嚴的呈現。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