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內外,人與空間的對話—圓通寶殿設計人林炳輝老師

 圖:沈仲怡  文:劉湘吟  2017/3/27     9686


靈鷲山 禪修 學佛 坐禪 林炳輝 食養山房 太平洋 禪堂

 

在歷時一年多重建後,華藏海變身為如今的圓通寶殿,不變的是山海勝景,而線條簡潔、沉穩清淨的整體氛圍更予人耳目一新的喜悅,走進禪堂,身心自然而然安住、寧定;最現代的與最古老的在此相會,空間與內在的融合、互動如此妥貼,又如此有力……

 

圓通寶殿禮請台灣知名禪建築行者、食養山房主人林炳輝老師設計。這天下午,來到位於汐止山區的食養山房與林老師喝茶,談圓通寶殿,「其實是自己在食養這個環境裡生活數十年所體驗的如實呈現。」而食養山房的概念,「就是禪堂的概念。」

 

靈鷲山 禪修 學佛 坐禪 林炳輝 食養山房 太平洋 禪堂學佛數十年,功課、坐禪是每日生活內容,對禪堂的氣氛自有一番感受,「它應該是一個讓人能安住的空間。」現代社會許多外在環境都複雜而華麗,「內在的空間要更簡潔、具現代感。」此外,「山上的環境條件很難得,太好、太殊勝了。」如何把太平洋的海、天、白雲接引到禪堂裡,如何將室內的精神人文內涵與室外的自然景觀融合成一體、表現出一致性,是林老師構想的重點。天窗引入自然光,使空間變得有表情,隨著大自然光影的變化,不同時間有不同的演繹,是活的;而禪堂外面海的一整排長廊,使裡(禪堂)外(太平洋山海景致)空間的交融、轉換更形豐富,意韻綿長。

 

在林老師決定用銅作為材料之一時,曾有人擔心︰山上氣候潮濕,銅不是很容易生銹嗎?林老師說了一句經典的話︰「銹的過程就是它的美。」現代的禪堂,需要一些自然的歲月感,將現代建築媒材(銹銅)與禪修的古老氛圍融合,形成特有的一致性。

 

靈鷲山 禪修 學佛 坐禪 林炳輝 食養山房 太平洋 禪堂過程中有沒有什麼困難或挑戰呢?「沒有。」林老師笑說︰「因為自己也無法超越那個困難,就是這樣了。」所謂的困難是什麼?「就是你有一個妄念,想把它做成一個好的什麼……其實做空間看機緣。」去到那個環境裡,重新用一種空間概念與之互動,「它會不斷呈現各種可能性,但是會找到靈光一現的那個剎那,你就知道怎麼做。」林老師說︰「它不是設計,是感受出來的。」這種「空間的純粹性」也不是討論出來的,「它是內在的,不是知識或技術。」

 

林老師分享了一個難忘的小故事︰當時圓通寶殿主尊毗盧觀音聖像還沒完成,不知道尺寸大小,問法師,法師也說沒看過,聖像還在大陸。他心下感到有點為難,因為這攸關禪堂整體空間的比例配置,怎麼辦呢?

 

「剛好那段時間我去廈門上課,有個朋友邀我去寧波走走,去到寧波又應朋友之邀去參觀一位著名雕塑老師的工作室,在那裡竟然見到了我們這尊毗盧觀音聖像!哇,就是祂!祂帶我來看祂。」確實因緣之妙不可思議,冥冥中自有安排。

 

靈鷲山 禪修 學佛 坐禪 林炳輝 食養山房 太平洋 禪堂建築是活的。一個空間成形了,之後是使用的人把它「養」出一個氛圍,再慢慢去調;如何讓整體氛圍更流暢、完整,上下的連結度更高,「整個空間的流動、通透、延伸度愈高,能量更能夠流通,人在其中更能夠沉澱,看到自己,觸動本來。」——也許,這就是那建築空間的最高境界,所謂「空間的精神體」,空間與人的天人合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