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自己,讓世界更好!「好日子」的愛地球創業路
圖:沈仲怡 文:劉湘吟
2018/11/29
6112
2018年11月23日,大選前夕的週五晚上,一場結合夢想力、熱情力、行動力與堅持力的講座在新北市永和宗博館一側的「生命和平多元空間」舉行,溫馨的空間裡聽眾大多是年輕人,加上演講來賓—環保社企品牌「好日子」共同創辦人簡仲威和與談者《秋刀魚》總編輯陳頤華都是年輕人,使這場講座格外洋溢著一股活力朝氣;講座的開頭與熱場也與眾不同︰在觀看泰國減塑短片《謝謝你,減少使用塑膠袋》、簡介靈鷲山及靈鷲山國際青年團後,遊戲登場——大家手機上網kahoot玩問答遊戲,前三名得到「好日子」環保產品為獎品,嗨樂的氣氛讓大家都好開心。
一群人一起做夢,就是真實
創業三年多的「好日子」,先後推出竹牙刷、蠶絲牙線和Pockeat 食物袋等熱銷環保商品,正如對談人陳頤華所言︰「結合環保減塑理念與創意發想,『好日子』讓『環保』這件事變得更容易而且具有特色。」
簡仲威從小的綽號是「撿垃圾」,「小時候班上都有衛生股長,我都會自願幫大家回收、處理垃圾,因為我覺得那些東西不該被亂丟,好好分類、再利用,它們就不是垃圾。」也不知道為什麼 ,從小對「垃圾」就有這種執著。
大學念行銷財務方面科系,畢業後做過的幾份工作,也如同他的自我探索歷程。第一份工作是網路書店的行銷,「為吸引消費者消費,必須設計許多促銷方法。這份工作讓我覺得很空虛,為什麼我要一直做促銷?如果消費者是因為促銷才買了這本書,買回去之後他也許不會看,那這本書是不是就變成了垃圾?」他意識到,「商品」和「垃圾」其實是一線之隔。
於是他換了工作,做有機農產品的行銷,因為「有機農產品應該比較不可能成為垃圾」。但不久就遇到了矛盾點,「那時我們在做一支產品︰紐西蘭草飼牛肉,是高單價產品,要做成禮盒,還有提袋。當時主管希望我們把紐西蘭農場的藍天白雲印在包裝上。對我來說這很矛盾︰把自然的意象印在不自然的包裝上。而最後也會變成垃圾。」而且由於是高單價的商品,在選材、運輸的過程中也有許多不環保、浪費。那時簡仲威想︰怎麼辦?好像做什麼工作都會製造很多垃圾……
之後的三年,他回歸自然,去種田、養蜜蜂、蓋自然建築。在台東種田時,他和伙伴住在田邊廢棄的貨櫃屋裡,沒水沒電沒瓦斯,撿枯枝生火、自己做灶燒菜做飯……嘗試過自給自足、盡量節約能源、不生產垃圾的生活;作為台東少有的年輕人,有機會到山上部落幫忙做原住民傳統的茅草屋(自然建築);他也去學養蜜蜂,「很有趣,養蜂人可說是台灣最後的遊牧民族。」每一種花開花的時間不一樣,養蜂人追著花期從台灣南走到台灣北,「像我們那時做的是龍眼花蜜,就從屏東一路往北開,高雄、台南、嘉義……每個鄉鎮的花期可能差一或兩個禮拜,蜂農會先跟熟識的果園說好,什麼時候過去。果園也不會拒絕,因為蜜蜂是幫果樹授粉。」就這樣,養蜂人開著卡車,載著幾百個蜂箱、幾千萬隻蜜蜂,從南到北追逐花期……「追完了龍眼花可能追楓樹(楓香)、追山上的百花蜜。冬天時再回自己家,也讓蜜蜂休息。」
過這樣有點像隱居、流浪的生活,確實垃圾減少了很多。三年後他問自己︰過這樣的生活是不是一種逃避?是自己躲在山裡過垃圾很少的生活比較對,還是走入人群,讓更多人的生活朝「減塑」更近一點比較對?
就在那時,他再次讀到喜愛的歌手John Lenon(約翰•藍儂)的一句話︰「一個人做夢,就只是夢;一群人一起做夢,就是真實。」給予他啓發與鼓舞,他決定回台北,和女朋友(現在的妻子)一起創業,做「好日子」品牌。
沒有人是不環保的
「每個人體內都有一點塑膠。」這句話乍看似乎有點驚悚,但細思確實是如此︰海洋裡有那麼多塑膠微粒,就算你不吃海鮮,還能不吃鹽嗎?鹽裡面就含有塑膠微粒。
雖然很不喜歡垃圾、塑膠,但簡仲威認為,塑膠是「必要之惡」,「人類要維持現有的生活品質,無法不使用塑膠,只能在形成社會共識的前提下,慢慢地、漸進地往減塑的方向走。」也許二十年後人們回看我們現在的生活,會說︰哇,那時候生活真的好方便啊!但也製造了好多垃圾……「那是自然而然的時代變遷。而現在,我們社會還在建立共識的過程中。」
「好日子」相信「沒有人是不環保的」,「沒有人會因為製造很多垃圾、亂丟垃圾而感到很開心。而為什麼會製造那麼多垃圾?因為每個人在意的點不同。」有的人覺得方便最重要,有的人的確生活很忙碌,有的人比較在意美、漂亮……「環保一定是每個人都在意的,只是在意的順序排位不同。如果能夠又方便、又便宜又環保,大家都會選這個。」
「環保,然後呢?」在生活中如何落實?這是「好日子」想做的,「希望不只是開發環保產品,在使用上也要好用,並加入設計的巧思與美感,讓大家在生活中可以比較輕鬆地實踐環保。」
三年多來,「好日子」朝以下三個方向進行︰(一)替代塑膠材料。如︰竹牙刷、蠶絲牙線。(二)新型設計/新型態產品。如︰食物袋。據統計,台灣一年消耗180億個塑膠袋,其中一半以上是外帶食品用的包裝袋,「我們就從這個點切入,希望減少一次性塑膠袋的使用。」「好日子」的Pockeat 食物袋可以折疊,收起來小小的,不但方便攜帶,還可以裝醬汁類、湯麪等食物,圖案設計上也加入台灣元素特色,至今已有二十幾種圖案,並成立fb社團、製作減塑地圖等,讓使用者多方交流相關經驗和資訊。由於重點不是賣出更多食物袋,而是減少塑膠袋的使用,所以「我們也提供食物袋的維修服務,任何小毛病都可以修。」以及未來可能會朝之發展的(三)產品+服務模式。如童裝出租,餐具、杯具出租等。
「每年年底,我們都會評估『好日子』減少了多少塑膠垃圾?公司財務面的考量只有一條︰只要明年還能持續下去就夠了。」而根據使用者調查,「好日子」三年來的成果是︰「我們和我們的消費者一個禮拜減少使用20萬個塑膠袋(至今已減少使用700萬個塑膠袋)、9萬支塑膠牙刷和近2萬個塑膠牙線。」而這也是激勵簡仲威和伙伴們繼續走下去的最大力量——「不是賺了多少錢,而是我們的產品使地球減少了多少塑膠垃圾。這些數據讓我們覺得工作很有意義。」
創業的開始是去跟別人講
2015年和女朋友兩人開始創業時,只是單純覺得「只要這個產品做出來是好的,就來試試看」,並不期望靠它維持生計,到現在「好日子」有七名正職伙伴,不必擔心下個月或下一季難以為繼,簡仲威坦言,這是當時想像不到的。他也以「過來人」身分給予在場年輕人小小建議︰「我覺得創業的開始並不是很難。一開始就是去跟別人講,講你想做什麼。」也許你會聽到贊同的聲音,可能就開啓了合作的可能性;也許會聽到不那麼贊同的意見,那也可以幫助你去從更多方面、不同的角度去完善你的計畫。
而更重要的是,認同環保並不是一定要去創業,只要在自己的生活、工作領域裡去做一點點,就可以發揮影響力。
最後,講座在觀看靈鷲山愛地球•愛和平影片及心道法師聲音引導的「一分鐘平安禪」後圓滿落幕。
相信,許多即將發生的美善故事,正在蘊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