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歧視,您會想到什麼?
歧視,是某一群人對另一群人不公平、無理&無禮的對待,某一群人基於某種(通常是莫名其妙卻又根深蒂固的)優越感,看不起、輕視另一群人,並損害其利益和權利。
歧視有很多種,大者如種族歧視、性別歧視、性取向歧視、身體傷殘歧視,小到因人與人的不同而產生的許多差異和導致的各種成見(如年齡、體型、穿著、喜好、表達方式……等)。
成見、歧視總是負面的,它們沒有任何正能量或正向功能,總是帶來對立、誤解、衝突、傷害和爭戰。
鴉片戰爭後積弱的中國,公園門口一句「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歧視語言,刺痛了無數華人的心,非得大銀幕上李小龍一聲高嘯、一腳大力踢破「東亞病夫」牌匾,方能解無數中國人胸中一口惡氣、悶氣,就可知,歧視是如何傷人,又傷人之深。因此,歷來各大宗教都倡導並力行尊重、包容、博愛,唯有如此,人間才不會愈來愈像地獄,而是一步一步更趨近天堂。雖然成見或歧視或許很難有完全消弭的一天,因為人都不是完美的,都是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但持續走在不斷修正、學習、向上、向善的路上,就是生命的意義,就是「修行」。
成見、歧視不是不治之症
比起許多因宗教衝突、種族問題而紛擾爭戰不休的地區,台灣應該說是相當幸運的;主要由移民組成的台灣社會,隨移民而帶來了溫厚的儒釋道文化,加上本地與自然共好的原住民文化,使寶島台灣有著超強的包容力、融合力;當然不能說沒有成見或歧視,但程度上來說是不那麼嚴重的。
但即使是台灣,也還是有成見和歧視。著名的這個例子想必很多人都聽說過︰如果有人說,「我的一個外國朋友……」大家心裡浮現的那個「老外」通常是白種人,幾乎不會是黑種人或其他黃種人。當然,在這個例子被廣而傳之後,許多人也慢慢修正了心裡的那個既定圖像——是的,成見或歧視不是不治之症,它是可以藉由察覺、學習而改變的。
最大規模的歧視,或許就是種族歧視了。在美國和許多國家、地區,它至今仍存在著,雖然法律上已經禁止,所有白種人都矢口否認自己是種族歧視者,但仍以「微歧視」的形式迂迴地存在著。我所知道的台北一個家庭,兩三年前父母帶著念高中的子女到美國單車旅行,就遇到有種族歧視的餐廳服務員(當然不是公然的歧視,而是那種不明顯、但你一定感受得到的微歧視),開明的父親把握這個難得的「機會教育」時機,和兒女們一起討論、觀察,讓孩子體驗在台灣難以經歷的種族歧視是怎麼一回事……
2019年開春,以種族歧視為主題的美國電影《幸福綠皮書》(Green Book)吸引了許多人的目光,它不但獲得第76屆金球獎最佳音樂喜劇影片、最佳男配角和最佳劇本獎,還風光拿下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和最佳原創劇本三項大獎。
這部以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故事背景發生在1962年——那是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 )博士發表著名的〈 I have a dream〉演講的前一年,種族歧視之風甚囂塵上;在那個年代,公車上黑人和白人不能坐在一起,連上廁所也有規定,很多地方都規定黑人不能進入,很多地方,白人可以不友善地對待黑人,嘲笑、謾罵甚至毆打都如家常便飯。
本片片名“Green Book",事實上真有這麼一本綠皮書,全名是「黑人司機綠皮書」(The Negro Motorist Green Book),內容詳列全美國對黑人友善的旅館、餐廳、加油站……等據點。這本書於1936 年由維多葛林(Victor Green)出版,在各地加油站販售,它持續發行了 30 年,每年可賣出 15,000 本……“Green Book"的存在令人心酸,表面上看,這是方便出門旅行的黑人朋友的「友善」綠皮書,實則清晰無比地反映了堅硬如鐵的種族歧視。
就在這個時代背景下,一位優秀的黑人鋼琴家要巡迴美國演出,特別是還要深入保守的、種族歧視更為嚴重而堅固的南方。而即使是受邀前去演出,就在幾年前(1956年),著名的黑人音樂人納京高(Nat King Cole)在阿拉巴馬州的演奏會中還是遭到毆打……因此,為了使此行盡可能地一切順利,鋼琴家聘請一位在酒吧工作的義大利裔白人(綽號「大嘴Tony」)為此次巡迴旅程的司機。大嘴Tony個性大剌剌,教育程度不高,說話慫擱有力,但很愛家,也有出色的危機處理能力。和無數白人一樣,他原本也有不由分說的種族歧視(家中請了黑人工人來做工,他在廚房看見黑人工人用過的玻璃杯,把它們丟進垃圾桶;一開始他也不願意為鋼琴家提行李),但為了養家活口,還是決定接下這份工作。
尊重差異、接受不同,是一生的功課
在兩個月的朝夕相處中(電影裡鋼琴家的這次巡迴演出為時兩個月,但真人真事的版本是一年半),原本南轅北轍、不同世界的兩個人,從一開始的距離感、不解甚至對立,一點一滴變得親近、理解、彼此欣賞、成為朋友……這整個過程,影片的呈現非常流暢、精準,美好樂音的穿插和貫穿全片的幽默逗趣,都使這部電影十分可口、令人愉悅。
在這部堪稱「公路電影」的影片中,美國從北到南的大山大水、壯麗景致似乎不是影片要呈現的重點,隨著鋼琴家所遭受的一連串不公平對待(包括︰只能住對黑人友善的低廉旅館;只能去對黑人友善的餐廳吃飯;西裝店拒絕讓他試穿;警察的輕蔑、刻意刁難;以及雖然是應邀前來演奏的貴賓,卻因他是黑人,不能在屋裡的洗手間方便,只能去外面的茅坑解手,也不能在即將演奏的餐廳裡用餐……)心頭不得不沉重起來。試想︰連社經文化地位如此之高的出色鋼琴家都遭受如此對待,那99%以上的其他黑人呢?……令人不忍細思。
但作為美國娛樂片,它盡可能用精準的技術(如人物塑造、演員表現、流暢的運鏡與敘事、幽默的劇情、逗趣的對白……等,以及當然必然一定是的——溫馨美好感人大團圓結局),來沖淡這份理應沉重的感受,讓觀眾們在哈哈笑的愉悅中、在邊看電影邊吃爆米花的輕快隨意中,去看一部主題是關於「種族歧視」的電影。
坦白說,這種娛樂至上的精神,讓我在看完電影後,感覺蠻不是滋味。
是不是,所有嚴肅的事情,都適合用娛樂的方式表現?
是的,大家都喜歡輕鬆、愉快,都喜歡笑,但有時候,對於一個深刻的、重大的議題,這樣去表現,對當事人而言,可能是適得其反——一句話,就是「被消費了」。
這可以解釋,為什麼在76屆金球獎頒獎典禮中宣布《幸福綠皮書》拿下三項大獎、可說是最風光的贏家時,卻傳出電影圈的一些黑人同業人員並不認同這個結果,「這部電影把美國種族歧視問題處理得太粗糙、浮於表面了。」
說實話,我這個黃種人也有同感。
但除去「消費種族歧視議題」的疑慮,在技術層面,這部電影是一部具水準之作,是一部好看的電影。
而且我也記得一些打動我的片段。譬如,明知深入美國南方的巡迴演出之行必然不好過,為什麼鋼琴家還自己主動要求離開舒適圈去找罪受?——因為,他深知,要改變人,除了才能,更需要勇氣。
這份勇氣,令人敬佩。
譬如,當鋼琴家因同性戀行為被警察局逮捕時(黑人+同性戀=享有雙重歧視。唉!)大嘴Tony去營救。大嘴Tony沒有因此歧視鋼琴家,他說︰「我在夜總會混了一輩子,我知道,社會有時候是很複雜的……」這份真誠的理解、接納,讓人感動。大嘴Tony沒有讀過什麼書,表達不很精準,我想他真正想說的應該是︰「這個世界,人和人有些地方是不一樣、不同的。不應該因為這些『不同』而被歧視、受欺負」。
但願,許許多多喜歡這部電影的觀眾們,不是在消費這個嚴肅、沉重的議題,而是藉由這部雖然是溫馨幽默可口的娛樂電影,又一次去反思自己生活中的種種成見、歧視,並使它們愈來愈少……
我願意這麼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