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觀哲學的無我觀
圖:沈仲怡 文:劉湘吟
2019/4/15
8284
「空」,並不是指不存在,「大乘佛教般若經裡的中觀思想,為什麼說一切法空?因萬物皆依因待緣而生起、滅去,因此都無自性。空,就是指無自性。」而什麼是「自性」呢?「性」在梵文中是「存在」的意思,指固有的本性,「自性指的是依自身而有、不依恃他者、常住不變的體性或存在(譬如上帝)。」
2018年11月19日,陽明大學心哲所「自我、無我與輪迴」課程邀請到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副研究員、南華大學教授何建興講述「佛教中觀哲學的無我觀」。何建興老師是印度德里大學哲學博士,專長研究領域為佛教知識論與邏輯、印度大乘佛學、宗教哲學、印度教研究,早年研究印度佛教知識論、邏輯與語言哲學,近年則偏向中國佛教三論宗、中觀學統。
「空」才能承受種種因緣
龍樹尊者(公元150~250)被視為大乘中觀學派的建立者,他的空性思想可以說構成了大乘佛教思想的基礎,因此,要理解佛教的「無我」哲學,少不得要對中觀學派有所了解。
中觀學派的「空」論有兩個意涵︰一是指無自性空,一是指空幻不實。「萬物因無自性、缺乏一個獨立不變、穩固的存在,因此是空幻、不實在的。」何建興說︰「不過現代許多學者講中觀並不常講『空』,因為現代人不喜歡這種思想。」
「不實」意指「不是實在的」,在哲學語言中,這是單純否定,並沒有肯定它「完全不存在」。哲學中的否定有兩種,一種是單純否定,一種是否定加某種肯定。「不實」並不等同於虛假的,「是介於存在與不存在之間。如幻似化。」
「緣起性空」是大乘佛教思想的中心,「龍樹認為,唯有『空』的事物才能變化、承受種種因緣,才能與其他事物互動。」龍樹廣義地理解事物之間的緣起關係,包括前後因果、同時依恃、整體與部分、概念依恃、認識……等關係。事物之間的關係往往是複雜的、甚至相反的,像存在依恃與概念依恃,以父子關係為例,在存在依恃中是先有爸爸、爸爸生兒子;而概念依恃中卻是先有了兒子、那個男人才成為(被稱為)爸爸。
在中觀思想中,「這個世界(包括外在世界與內在心靈)某個程度而言是概念分別的結果。(此論與英美哲學中的反實在論有異曲同工之妙︰萬物並不獨立於我們的思想、語言之外。)而如果有終極真實的存在,是超越概念、語言的。」
很多人誤解大乘佛教裡的「空」義,萬法皆空,是說萬事萬物都不存在?明明就存在啊!……其實,「空」並不是指虛無、不存在,「空」的事物仍然具有種種相狀與作用,只是因無自性而都如夢幻泡影——夢幻泡影是存在的,並不是像兔角(獨角獸)般是不存在的動物。
佛陀從世俗諦(世俗認為存在的事物、語言,以及語言可以表達的)的層面說有我、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等,從勝義諦(不可言說、言亡慮絕的法性或諸法實相)的層面,則說萬事萬物都是空的(依因待緣而生起滅去,無自性)、不生不滅的。
不落兩邊,行於中道
在初期佛教時期,曾經有第一與第二無我論證,結論是「色身不是『我』」,「感受不是『我』」,「受、想、行、識亦然,也都不是『我』」。及至龍樹的「無我」思想,有以下四點︰
(一)「人」是一個整體,「五蘊」是部分。人由五蘊構成。否定人有不變化、獨立、具主宰性的「我」或靈魂(如果有,這樣的「我」可說是一種自性)。
(二)雖然「無我」,但佛陀與人們仍可自稱「我」,「這是依恃五蘊的特殊組合與前後因果關係所成立的假名我。也就是身心相續流,亦即無自性的『我』。」
(三)「假名我」與「五蘊」相互依恃,二者非一非異(不是同一個,也不是不同的東西)。
(四)現在的假名我與過去的假名我的關係是︰前後相續、非一非異、非斷(滅)非(恆)常。
《中論》〈觀本住品〉-2(註︰本住即「我」之意)〔9.3〕︰「如果說先於見聞覺知、苦樂感受等心識作用,有『我』的存在,這個『我』如何能被認識與確認?」〔9.4〕「如離開這些心識作用有『我』的存在,則這些心識作用也可離開『我』而獨立存在。」
〈觀法品〉〔18.1〕「如果『我』等於五蘊,即有生滅;如果『我』別異於五蘊,它將不具有五蘊相(註︰相,指特徵)。」
〈觀邪見品〉-2〔27.8〕「『我』既不別異於五蘊,也不同一於五蘊(既非別異,也非同一)。」〔27.13-14〕「我於過去世存在,或不存在,皆是或雙非,都不對。我將於未來世存在,將不存在等等,這些見解也和過去世一樣。」
《中論》著名的「八不中道」︰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去。龍樹認為,生滅、常斷、一異、來去皆是邊見,不應執著;應不落兩邊,行於中道。
對此亦有學者言︰「中」本身也不應執著。它是沒有立場的立場。龍樹也曾在著作中說︰「我沒有任何主張。」又有學者詮釋說︰龍樹是說,對於自性的存在,他沒有任何主張。因為,「萬法皆空」說到底,也是一種主張。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