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悲傷而又美好的朝聖行—記電影《阿拉姜色》

 圖:夏荷  文:劉湘吟  2019/5/3     6298


阿拉姜色,西藏,生命力,朝聖之行

您一定看過西藏風光的影片︰高山、湖泊、草原、雪山、寺廟……那片高原上有太多令人屏息的自然之美,加上藏傳佛教信仰,更添神秘、神聖性。久而久之,這樣的印象也成了一種成見,藏區、藏族人被「標籤化」了︰美麗的風光,放牧的牛羊,淳樸的人們,不是歡歌樂舞就是虔誠地轉經、磕長頭……這幅如觀光局宣導片的藏區印象,想必許多人不會滿意。

終於,出現了這樣一部「從西藏人心中看見西藏」的電影——《阿拉姜色》(註︰《阿拉姜色》是一首藏族民歌,意為「請您乾了這杯美酒」) 。不再執迷於呈現藏區的美麗風光,而是聚焦在「人」身上。人,不管是哪裡的人,都有共通的人性,生命裡要面對的問題都差不多,情感與傷痛、遺憾與成長、再生與救贖……這些或許不像自然風光那般「好看」,卻更深入人心。

聚焦於人的生命力和個體性
四月上旬走進電影院觀賞這部幸運被「抽中」(一年只有十個名額)、得以在台灣上映的大陸電影。十幾二十分鐘我就流淚了,自己都感到意外——這部電影把人世的無常、人的情感和信仰的純粹表現得真好。

在這部電影裡,藏族人不再是模糊的刻板印象,而是活生生的人。第一次在電影裡看到藏族人去城市裡的醫院看病,媳婦會買電動刮鬍刀給公公、會買汽車玩具給孩子,有時他們不穿傳統服飾,會說漢話……《阿拉姜色》的藏族青年導演松太加曾在訪談中表示︰「藏區的自然景觀是優勢,但對我來說也許是糟糕的。我更關注的是那片土地上的人,因為我就在這兒成長,對藏區感情很深,所以對那些標籤化的、符號性的東西有點反感。在那些鏡頭裡,人已經不存在了,人的生命力和個體性都被忽視了。」

這是一個關於「重組家庭」的故事。俄瑪在前夫病逝後與羅爾基再婚,和前夫所生的兒子諾爾吾住在外公外婆家,性格古怪而倔強。俄瑪不幸也得了重病,得知自己將不久於人世後,她決定不再上大醫院求診(她不想在死的時候身上還插著一大堆管子……前夫就是在醫院裡這麼走的,每一想起,她就很不忍心地流淚),而是實踐當年曾答允前夫的諾言——到拉薩朝聖。

她對家人隱瞞了真相,上路。剛開始有兩個姐妹護持她,幫她背著帳棚、鍋具等行李同行。但艱辛的朝聖之路哪是所有人都能走的?兩個姐妹先後落跑了。俄瑪哭了一場後,一個人繼續前行︰把行李先揹到前面幾十公尺處放下,走回去,三跪九叩禮拜前行;走到行李處,暫停,把行李再揹到前面幾十公尺處,再走回來繼續……)這樣的朝聖方式真令人不忍,但也為俄瑪的決心、誠心而深深感動。

阿拉姜色,西藏,生命力,朝聖之行生命最閃耀而靈動的美
故事在羅爾基得知俄瑪的病情真相後來找她、兒子諾爾吾也跟著舅舅來看媽媽後發生了大轉折。雖然因妻子不聽勸(不願上大醫院治療)加上妒忌妻子和前夫的感情,羅爾基一氣之下拂袖而去,但終究放不下,把老父親安排好之後,他趕來陪俄瑪同行;而諾爾吾也不願回外公外婆家,而要跟著媽媽……原本不同意的俄瑪不久轉了念︰這就是因緣吧!於是三人一同走這朝聖之路,也有了這一家三口悲傷而又美好的最後相處時光。

由於真實呈現人物,觀影時自然能趨近劇中人的心理和感受,不但劇中人在面對生命裡的重大課題,觀眾心裡也在自問︰如果生命只剩下幾個月,我要做什麼?什麼是最重要的?我想怎麼死?如何面對生命中的缺憾、無奈?……

除了母子之情、夫妻之情,在片中,這對「父子」之間關係、情感的轉化,更是令人難忘。羅爾基深愛俄瑪,但年幼喪父的諾爾吾因為羅爾基對俄瑪的愛(獨占式的男女之愛)而又失去了母親,對羅爾基自然心有怨懟。俄瑪在途中病逝後,這對沒有血緣關係的「父子」為完成俄瑪的遺願繼續前行。羅爾基意識到自己對諾爾吾的傷害,在朝夕相處的朝聖途中,他在彌補;漸漸鬆動了諾爾吾緊鎖的心扉,在最後即將抵達拉薩前,一向冷漠的諾爾吾竟也對羅爾基說了一句傳達歉意、體貼的話……這一剎那,心被深深觸動了!人是會改變的,真誠、真心可能改寫一切,而同時,這兩個人也都得到釋放與救贖——這,不正是生命最閃耀而靈動的美,生命裡最重要的課題?

引人深思之處有很多,像是途中幫助羅爾基的人,他對這朝聖的一家三口似乎特別關懷、願意幫忙,後來才知道,原來他的父親也曾到拉薩朝聖,但當時他太年輕、不理解,不支持並怨懟父親,直至自己也成為父親後才理解,但想彌補已經來不及了(說到這裡他哭了)……

不由想起那兩個丟下俄瑪「落跑」的姐妹,原本對她們很不以為然,突然就釋懷了︰眾生都會犯錯,也都可能有醒悟、改過的可能。萬事萬物皆互為因果,不能以眼前事相斷定一切啊!

這是令人感到深深慈悲的一部電影,也是一部闡述佛法、非常真實而生活化的電影。佛法不離世間覺,就在日常生活、生老病死、各種角色與關係裡……去行、去悟。

每個人的一生,不也就像一場朝聖之行?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