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善為至福—記電影《衣櫃裡的冒險王》

 圖:Andy Fu  文:劉湘吟  2019/6/13     3663


《衣櫃裡的冒險王》(The Extraordinary Journey of The Fakir),困在宜家衣櫃裡的苦行僧,因果報應.善有善報,回家,印度貧民窟

2018年的電影《衣櫃裡的冒險王》(The Extraordinary Journey of The Fakir),改編自法國暢銷小說《困在宜家衣櫃裡的苦行僧》,此片去年在坎城首映時相當熱鬧風光,可謂極致發揮本片「美國好萊塢」加「印度寶萊塢」強強聯姻的血統優勢︰鮮亮豐富的色彩,明快流暢的節奏,歡樂的氣氛,接連不斷的意外轉折加上溫馨感人——不管您如何歸類這部電影(勵志片、喜劇片或商業娛樂片),它都是一部「好看」的電影。

就像網路時代使世界成為一個地球村,本片製作團隊也是跨國的︰原著是法國人(Romain Puertolas),導演是加拿大人(Ken Scott),男主角是印度人(被譽為 「南印的驕傲」、演歌編導多棲男星Dhanush),女主角是《大藝術家》坎城影后Bereice Bejo、《神奇大隊長》女星Erin Moriarty……如此陣容,既具有話題性又不失新意,就像本片一樣令人好奇︰會發生什麼奇妙的化學反應呢?

出身印度貧民窟「阿賈」的故事
本片中文海報上有這麼一句話︰「窮遊也能是壯遊,你是自己人生的導遊」, 開宗明義點透了本片核心。影片描述出生在印度孟買貧民窟、由媽媽撫養長大的阿賈(Aja),在母親去世後一趟匪夷所思的旅程,這趟旅程不但使阿賈以非常「另類」的方式遊歷了法國、英國、西班牙、羅馬、利比亞,也使他認清自己要追尋的是什麼,對人生不再迷惘。

故事從三個犯了錯被羈押在看守所的少年開始。和阿賈一樣,在印度貧民窟長大的許多孩子,都有著看似不同實則相似的身世和故事︰小小年紀不上學,在街頭鬼混,然後觸法,面臨牢獄生涯……此時一個衣著整齊的青年出現在他們眼前,向他們述說自己的故事。

這個青年就是阿賈。和三個少年一樣,若干年前他也是街頭上的混混,靠魔術表演、偷竊維生。阿賈和母親相依為命,母親絕口不提阿賈的父親,阿賈對父親的好奇卻日益增長;母親去世後,阿賈在母親的遺物中發現了自己的身世︰原來,父親是法國人,他在寫給母親的信中說他會每天在巴黎鐵塔下等她……自阿賈有記憶以來,母親就為母子二人的溫飽日夜操勞,當然買不起去巴黎的機票。

發現身世線索後,阿賈決定去巴黎尋父。他用「混混」的方法弄到了一張巴黎單程機票(也使他挨了一頓揍),帶著一張百元歐元假鈔,飛往巴黎。

一下飛機他就遇到了不安好心的計程車騙子,當然除了一張假幣之外別無所有的阿賈不會在同行手上損失什麼;然後他去了從小嚮往的IKEA家具店(註︰此片是IKEA出資拍攝,這樣的置入性行銷大家應可理解),在那裡見到了一見鍾情的女孩……阿賈成功地和女孩約定了次日在巴黎鐵塔再見。由於身無分文,阿賈躲在IKEA賣場的衣櫃裡過夜,沒想到,晚上工作人員把這個衣櫃運走了,阿賈也隨即展開不可思議的一連串旅程。

《衣櫃裡的冒險王》(The Extraordinary Journey of The Fakir),困在宜家衣櫃裡的苦行僧,因果報應.善有善報,回家,印度貧民窟因果報應,「善有善報」
本片巧妙而溫和地觸碰到了「非法移民」(難民)議題。阿賈在貨櫃裡認識了幾名偷渡的非洲朋友,陰錯陽差地一起逃跑,之後又經歷無奈滯留西班牙海關的日子……明明自己不是偷渡者或難民,卻百口莫辯,護照也被銷毀,前途茫茫不說,更揪心的是無法赴女孩之約,也無法聯繫……心急如焚卻又萬般無奈,突然他聽到身邊有人說到「因果報應」一詞,沒有宗教信仰的他,卻像是跌落海中的人抓住了一根稻草,不由分說地相信了。他安住心,不埋怨,不暴躁,幫助身邊的難民朋友、為大家服務,同時靜靜等待機會。終於有一天,一直鎖著的那扇門竟然沒上鎖,阿賈就這麼溜了出去,重獲自由!

此片如孩子般關於「善有善報」的詮釋委實令人一笑(當然也包括一見鍾情、歷經波折有情人終成眷屬,以及阿賈後來又因緣際會躲到了國際知名女星的行李箱裡、飛到了羅馬,這位「貴人」不但欣賞他,和他在舞廳展開一段精彩的寶萊塢熱舞,還幫他騙得一筆高額版稅……)不過,好萊塢或寶萊塢片不就是如此?不需要帶大腦去看,儘管放鬆、放空,只要接受就好——接受它給你的一大堆驚奇、炫麗、快樂、溫馨。看好萊塢或寶萊塢片還不隨波逐流,那就是和自己過不去。

再後來,阿賈為躲避追殺,抱著裝有鉅款的手提箱登上了熱汽球……熱汽球後來飄到了利比亞,阿賈先是在一艘賊船上被搶了手提箱,之後在難民營又與非洲朋友重遇,阿賈說服非洲朋友們幫他到船上搶回手提箱。回到難民營,接下來要論功行賞了,原本打算只付給一小部分酬謝金的阿賈,卻在聽取了難民營裡人們一個個微小而又重大的夢想後,慷慨解囊,他的手提箱最後空空如也,但卻幫助許多人完成夢想、改善了無數家庭的處境。

而此時他也才了解︰自己對錢財的喜愛和追求,並不是單純地擁有它們,而是能用它們來幫助別人完成夢想。看到別人快樂的笑容,他心裡的滿足感無可言喻。

在處處細節都是精心設計的好萊塢或寶萊塢影片裡,一切都很可口,但一切也都很假,唯有這一點——阿賈潛藏的純善本性,那樣美好的善良——令我觸動。

讓心「回家」
阿賈最終沒能見到父親,但找到了父親的墓碑,他用自己的方式讓父母重聚了;然後他回到印度家鄉,成為一名老師,陪伴、教導無數和他小時候一樣的孩子們,而一見鍾情的女孩也來到印度與他相聚……happy ending。

故事說完了,三個聽得入神的少年才彷彿醒過來,回到現實。阿賈問他們︰如果他們每天都到學校念書,就不必入獄服刑,願不願意?三個少年都大聲說願意,「每天都要去上學哦?!」「每天!」

在看守所監管人員陪同下,阿賈步出看守所,在一旁聽完了這個故事的監管人員忍不住問阿賈︰「這個故事是真的嗎?」阿賈笑了笑︰「不是百分之百真實,但絕大部分是真實的。」這句話又引發許多聯想︰哦?那哪些是真實的?哪些是杜撰的呢?……

也許,所有的故事都是如此吧?!

真真假假。真的或假的,都莫不如,觸動心靈。

片中,阿賈找到了回家的路,他的心「回家」了。

我們,每一個人,其實也都在尋找回家的路,和「回家」的路上……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