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善如流,是心之所向

 圖:Andy Fu   文:中安  2020/11/13     2847


心道法師,利他,善,吸引力,媒體行銷

生命的可貴在於利他,一旦我們有著利他的心,就不會被隨意的牽動。

然而,利他最珍貴的,不是給出了多少時間、金錢、資產、甚至生命,而是在每一個決定利他的當下,自己的起心動念。

這個起心動念是來自於利益自己嗎?是來自於趨吉避凶嗎?是來自於害怕不被認同嗎?去觀照自己,才能看見這個利他之心,是純粹之愛?還是夾雜了自己的恐懼、不安、煩惱?如果那份初心不是來自善意,那麼,除了善行,我們更需要做的是繼續的觀照自己,持續的禪修。

社會上有很多被認可的觀念,資本主義追求低成本、利潤極大化的價值觀,也被許多群體奉為圭臬。這些思想會不斷的出現在我們的生活周遭,我們想要買的更便宜、賺得更多,或許會決定抬價銷售,或是去精算自己付出的每一分,是不是都獲得了合理的回饋。我們把時間跟體力視為商品,在資本市場每日進行交易與買賣,來得到自己想要的,即使不那麼情願,但這似乎是大勢所趨,我們在時代的巨流中,難以抵擋,只能順流而行,保有自己一絲安穩之地。

琳瑯滿目的商品隨處可見,供過於求的非必需品,透過社群或各式媒體的行銷,端到每個人面前,試圖吸引眼球、引誘購買。如果沒有對生命有所覺知、覺察,往往不自覺陷入其中,用消費去支持了快時尚,間接的傷害了地球的土地、資源,驅使企業繼續僱用廉價的勞力,讓他們在不安全的工廠賺取營收求存,並持續消耗該國的天然資源,在那遙遠的、難以觸及的世界一端,依舊存在著電視媒體不見得會告訴我們的,不忍直視的真相。

即使身邊的人沒有意識到,我們更要保持著覺知,做一個勇敢的地球公民。不需要去創造對立的氛圍,向沒有環保意識的人開戰,而是回歸自心,在行住坐臥中,時時的探看自己的念想,去觀察自己的行為,是不是做了不必要的購買?是不是可以買對土地友善一點的商品?是不是能多說一些正面的話,去鼓勵沒有察覺到的人,轉化他們的慣性思維?

好觀念才有好基因,起心動念都是利他,就是正確的因得到正確的果。」從世俗的角度來看,吸引力或業力法則能讓我們體會這段心道師父的法語,如果從自身的角度來看,源頭的善念透過自己而傳遞出去,我們就成為了「善」的管道,不僅能吸引良善的人事物來到身邊,也能與內在的佛性共鳴,「從善如流」是不費力的,違背心之所向,往往使人感到跼促不安、難以入眠。

再微小的善意都能讓愛流動,再微細的惡意都會障礙生命的可能性,覺知自己的善念,持續的耕耘、擴大它,就能在自己的世界裡締造愛的流動,成為改變世界、扭轉對立的穩固力量。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