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女孩莊寶鑫的緬甸緣&志工行

 圖:莊寶鑫  文:劉湘吟  2020/11/26     5038


莊寶鑫,緬甸,國際志工,比丘,華僑,仰光,巴利文,短期出家,心道法師,弄曼學院,小沙彌

第一次見到寶鑫是2019年暑假,在緬甸的弄曼園區,那時致理科大的學生們到這裡做海外志工,她是小組長,已經第二次和同學們來此,而且還會說一口流利緬語!這不禁令人好奇……原來,她的童年在緬甸度過,緬甸是她的第二故鄉。

今年(2020)6月剛從大學畢業的寶鑫,外公、外婆和媽媽都是緬甸華僑,她在台灣出生,兩、三歲時跟著外公外婆到仰光生活,九、十歲時又回到台灣定居,從小家裡人說話是國語、緬語和台語三語通用,所以雖然離開緬甸十年餘,她的緬語依然流利。

會說緬語、 會念誦巴利文佛經的台灣女孩
怎麼會和靈鷲山結緣、到弄曼園區擔任海外志工呢?寶鑫說,回到台灣定居後,常參加佛堂(位於新北市中和有「緬甸街」之稱的忠孝街、華新街一帶)的活動和課後輔導課程,從小就聽說靈鷲山的開山大和尚也是從緬甸來的;也曾跟著大人坐車探訪靈鷲山,寶鑫笑說︰「那時太小,記憶滿模糊了,就記得山門是一雙高高的眼睛(天眼門),還有轉經輪……」而大人們則非常驚豔、讚歎。

八、九歲時在仰光她曾經跟著阿姨到寺廟裡短期出家11天,「我是個安靜的小孩,但定力不夠,打坐時我都在睡覺……」對於那11天禪修的印象,她還記得比丘的教導是覺知呼吸,觀照呼吸。天氣太熱,「心裡想︰很涼,很涼。或好熱,好熱……」還有蚊子來叮怎麼辦?「心裡想︰不癢,不癢。或好癢,好癢……看哪一種方式對你有效,就那樣觀想。解決了之後再回來,專注在呼吸上。」

除了會說緬語,她還有一項特長——會念誦巴利文的佛教經文。「我看不懂巴利文,也不理解意思,只會念。」小時候在緬甸就常跟著寺廟裡的比丘邊聽邊念,返台定居後常去的佛堂有來自緬甸的比丘和志工老師,老師將南傳巴利文的佛經用注音符號標註發音,做成小冊子教他們念誦(《吉祥經》、《慈經》、《孔雀經》、《九種佛的功德》、《六種法的功德》、《受持三皈依經》、《八正道》、《十波羅蜜》……等)。日常生活中,像她要出門騎摩托車,媽媽會說︰「騎車小心,要念經哦!」阿姨也會囑咐她晚上睡前要念經。

上大學後,學校推展海外志工體驗計畫,和弄曼園區合作,於是2018年寶鑫和一些同學一起來到緬北弄曼沙彌學院做志工。一切或許是冥冥中的安排,自從九、十歲回到台灣定居後,她常常想念緬甸,上高中、大學後一直想再回緬甸看看,也存好了旅費,但媽媽不放心她一個女孩子出國旅行,這個心願放在她心裡好幾年,「我一直試著找好的機會讓媽媽同意我去緬甸。」當2018年學校海外志工到緬甸的計畫出現,她實現心願的機會也到來。

莊寶鑫,緬甸,國際志工,比丘,華僑,仰光,巴利文,短期出家,心道法師,弄曼學院,小沙彌

和沙彌們打成一片、跟比丘學緬文
回到想念又熟悉的緬甸,寶鑫很喜悅,為期約兩週的志工生活也收穫滿滿;次年,她成為學校海外緬甸志工組的小組長,先後與兩梯同學在弄曼園區做志工,這次她待了整整一個月。

「能夠在寺廟裡當小沙彌們的老師,我覺得很開心!」來自國外的志工老師很多,但會說緬語的大概只有她一個,因此當小沙彌們發現她竟然懂緬語時都很驚訝︰「你怎麼會?!」課堂上考試,讓小沙彌一一上黑板聽寫注音符號,「台下其他沙彌瘋狂用緬語提示。」ㄓ,「叉子,叉子的樣子!」ㄕ,小沙彌寫成右撇了,台下又喊︰「左邊、撇左邊!」……聽得懂緬語的她忍不住被逗笑了,「很有趣。」

會緬語當然很加分,但對於其他不會緬語的志工同學們來說,可能會覺得︰「我不會緬語,怎麼教?」寶鑫說,這兩年經驗下來,她發現語言並不是困難,「我教英語、中文時,也是全程說英語或中文,不會說緬語。」雖然沙彌們不懂英文、中文,但透過肢體動作與表情,重複兩、三次,他們還是能夠明白你的意思、和你互動。

2018年去過一回後,次年再去和沙彌們彼此之間更熟悉了,下課時沙彌們會找志工老師們一起玩,彼此打成一片;要離開時收到小沙彌自己做的立體卡片小禮物,「好可愛!」車子離開學院時,奔跑追車的小沙彌……甜中帶酸,如今回想都是難忘的回憶。

當老師的同時,好學的她也把握機會跟比丘學緬文,畢竟離開緬甸時還小,缺乏緬語的基礎學習,「我只會講,不會寫也看不懂,等於是文盲。」雖然媽媽、阿姨會,但「她們的講解我聽不懂(會的人不一定會教。畢竟不是專業老師)。」於是在弄曼園區的每天晚上她都去上緬文課,「剛開始是一群同學一起上,不久他們都覺得聽不懂、受不了……後來晚上的緬文課只剩我一個。」比丘很慈悲,也是位好老師,一個學生照樣用心教。學習緬文的經歷也讓她更理解沙彌們學習中文或英語時的困難和困擾點所在,教學相長,收穫豐富。

莊寶鑫,緬甸,國際志工,比丘,華僑,仰光,巴利文,短期出家,心道法師,弄曼學院,小沙彌

「利他」的生命態度與價值
對於緬甸,寶鑫心裡一直有種素樸的情感︰「我一直希望能夠回到緬甸,對那裡有所貢獻。」為什麼呢?「嗯……緬甸許多人的生活並不那麼順暢,物質上比較貧苦。我的運氣很好,能夠來到台灣生活、擁有比較舒適的生活環境。如果有機會,我希望能幫助生活上遭遇困境的人,尤其是教育很重要。希望能帶去一些新的視野與活力。」

「利他」是寶鑫從小在佛教文化裡自然而然薰染到的生命態度與價值,「如果只為自己,滿足感是一時的;幫助別人會讓我感到自己的價值,而且滿足感更豐沛而持久。」在緬甸,「做善事」是普遍的信仰與認同,「有沒有錢沒關係,最重要心是要正的、善良的。」從小她就聽過一個故事︰在佛陀的時代,有一個婦人非常貧窮,當她聽說佛陀將要行經村子,也很想供燈,她竭盡所能,供了一盞小小的燈,在燈海中顯得相當不起眼,但不管風再怎麼吹、許多燈都熄滅了,那位婦人所供的小燈卻始終不熄滅。真誠的心,最是珍貴。

想當老師、幫助別人,也和她十一、二歲時遇到的佛堂志工老師有關(在佛堂上課,上課前和上完課時都會念誦巴利文的佛經)。這位老師也來自緬甸,來台已多年,開設兒童美語補習班為生;補習班是營利事業,但她同時也在佛堂當志工老師,一週好幾次,「她在佛堂免費教英語,我跟著她學了幾年,到後來更變成一對一教學,我們會談到英語以外的事情,她給我許多生活方面好的觀念。當老師、幫助別人……我覺得像她那樣很好。」

年輕的寶鑫,讓人感受到生命的真實和美好,而她和當年陪伴她成長的志工老師的因緣,也不禁令人想起德國哲學家雅思貝爾斯的這句話:「教育,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召喚另一個靈魂。」

生命之間的相互感染,所演繹出善的循環,真美。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