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善因,結出瑰麗的結晶

 圖:Andy Fu  文:中安  2021/1/18     2361


心道法師,基因,因果,記憶,禪修,逆增上緣

心道師父:「因果,叫做基因學,有什麼基因就有什麼記憶,做了什麼記憶就有什麼基因,輪迴完全靠因果,照輪迴因果轉動,活的時候把好因種在好緣、壞緣裡,起善心、起善念,全都種植好的記憶,這樣才會心想事成、順心如意。」

《生命的答案,水知道》是一位日本博士江本勝的研究著作,江本博士不厭其煩的進行多種實驗,發現水的結晶會因為所在環境播放的音樂類型,或因被人關愛、辱罵等而有不同的結果――在愛與感謝中,能呈現出呈現瑰麗完美的六角形結晶;如果被罵「混蛋」,結晶體就變得混亂而扭曲。

我們所處的環境,也大大的影響了自己每天的狀態。在工作場合,如果同事總是推諉責任或爭搶業績而衝突不斷,即使自己非當事人,仍能感覺有無形壓力罩頂;在都市生活,身處急速步調與日日上下班尖峰時期的人潮與車潮,也不免感覺緊張不安;跟在乎的另一半、孩子以及長輩相處,若時常意見相左而無法安適共處,可能就連待在家裡,也無法舒心自在。

在我們生命中所發生的一切,看似來自於當下的因緣,然而我們並非是聖人,我們所面臨的各種情境,與過去所造之業有關連,那些來自過去的記憶,人們不見得有意識的注意到,卻實實在在的對人類生活造成極大的影響。

幼時被同學霸凌的經驗,即使已經茁壯得足以保護好自己,但面對某些類型的人,還是會沒來由的恐懼、畏縮或過度防備;成長過程被父母過於嚴格的要求,或在重男輕女的傳統價值下被長輩輕視貶低,即便自己的角色已經轉為父母的照護者,但過去的委屈、不滿,仍如無形幽靈般的橫亙在自己與長輩之間,就算想盡孝道,也有一股力量驅使自己逃避,跟長輩保持距離。

是啊!如果我們當時能被善待,此刻就能結一個善果,與當時的善緣們友好共處,可是,我們如果能成為善的種子,把看似惡緣的情境,做為逆增上緣去反思、覺察,透過禪修,讓自己在平靜中覺知,觀看曾經無法釋懷的一切,是不是有其他的視角能重新陳述記憶?那些看似加害人的內在,是不是也有很深的苦痛?藉此用內在的力量去翻轉自己的觀點,進而轉化自己與他人的關係。

水要在一段時間的低溫環境下,才能形成冰晶,種下的因亦未必能迅速結成果,而一旦結成之後,就要花更多力氣去融化它。因此,善與非善是一念之間,這一念若保持覺知,做出善的選擇,一次次不斷地累積,就能在身上結出美麗的晶體,也吸引更多善緣,讓自己順心、愉快。

試著把好因種在壞緣裡吧!如果願意悉心照顧、不斷澆灌,就算是閒置土壤中的種子,也能夠破土發芽。當越來越多的壞緣,成為生活中的善緣,不僅我們的日子會更加稱心如意,這份善意也會產生巨大的影響力,遍及所有我們種下善因的地方。

我們是自己生命的耕作者,也是地球命運的耕作者,當疫情仍肆虐全球各地,台灣這片土地,宛如諾亞方舟的乘載著我們,就讓尚有餘裕的我們,練習放下對過往記憶的執著,一起發願為地球的未來,給出更多更多的愛。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