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觀,是減法生活的關鍵

 圖:stevepb  文:中安  2022/11/30     2621


打坐,禪修,平安禪,心道法師,網購,節能,雙11,專注,

雙11網購節的來臨,總是讓網購訂單大增,負責輸送的物流業者,像是戰役中的士兵,用汗水、苦勞和意志力,來面對難以計數、不斷增加的貨品;就連便利商店的櫃台內外,也被數量倍增的包裹給塞爆了,光是應付排隊領包裹的客人,就足以讓店員手忙腳亂,同時還得維持店內的營運,十足是耐心與體力的大考驗。

「網購用很多包材不環保,可是雙11免運費省很多耶!」
「需要的商品有特價,趁這個機會多囤一點貨才划算。」
「大家都在買,不跟風好像怪怪的?而且真的有便宜。」

如果我們購買的是本來就需要的,雙11能為大家省荷包,也幫企業增加業績,讓政府振興經濟,確實是美事一樁,然而,我們是否真正購入了「需要」而非「想要」的呢?我們購物是為了滿足生活所需,還是填補欲望?我們渴望的是被物品填滿的日子,還是節約清爽的簡單生活?

明明在練習斷捨離,看到喜歡的東西又忍不住買了,物品增加的速度比減少還來得快;上個月用壽星優惠買了禮物犒賞自己,結果這個月看到特價品還是繼續下單;多買一點囤貨,總比要用時買貴了來的好;大家都在搶,如果我沒買好像很可惜,或跟不上潮流……。

我們可以有100個理由說服自己購物,反過來說,也可以有上百個說法勸退自己,只是,我們不了解自己的心,無法知曉它、駕馭它,多數日常的時刻,被自己的慣性與社會氛圍給帶走,盲目的做出了跟過往相去無幾的決定,過了一段時間才開始後悔。

心道法師提醒:「如果想要自在一點,就要減少欲望。」你認識自己嗎?有覺察到自己的行為,以及背後的起心動念嗎?有看到念頭底下的情緒是什麼嗎?能覺知到是肚子餓了所以想吃東西,還是明明不餓卻總是嘴饞呢?

近藤麻理惠著作的《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從亞洲風靡到了美國,發現大眾對整理感到棘手,是以為「一定要丟掉些東西」,她認為真正的重點,是在於「了解自己需要什麼,什麼對於自己很重要」。另外,山下英子提出的「斷捨離」概念,包含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去多餘的物品,而其中的「離」指的是「脫離對物品的執著」。

如果對自己的生活在乎,會願意整頓與盤點家裡,知道日常需要的是什麼,什麼快用完了?什麼還有很多存貨?即使看到特價也不會跟著多買,造成負擔。如果對自己的生命在乎,會時常觀照自己的行動、思想、情緒、感覺,在生活中保持覺知,於是能夠看見欲望生起,也看見欲望消逝,感受到購物帶來的爽快感,也感覺到過度購買的自責與無奈。

試著在下座之後仍保持清醒,提醒自己專注於當下,以正念觀看一切的發生,客觀的去看自己,不帶著情緒或評斷,觀看的時間越長、越穩定,就能知曉自己的生活樣態,甚至更深入一點的認識自己,知道自己何時會焦慮、生氣,何時會感到興奮、喜悅,接下來,就能進一步的捨棄不必要的物品、行動,而把更多時間、力氣,聚焦在真正會讓自己感到幸福的事物上。

因為優惠而購物會使我滿足嗎?跟不熟的人社交,是現階段的我所需要的嗎?跟朋友去吃到飽餐廳,我的身體會感覺舒服嗎?多了解自己一點,就能準確的減少不需要的一切,不僅僅能讓生活與身體更輕盈,還能把專注力拿回來,投注在心之所向,成就自己,也成為一個真正有力量的人。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