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眾生,就是利益自己——惠瑜師姐

 圖:靈鷲山佛教教團  文:劉湘吟  2024/7/31     900


平安禪,靜坐,冥想,禪修,四步驟,覺知,坐禪,樂活禪,斷食禪,心道法師,法工

近兩年上山,常常會看到個子嬌子、能量滿滿的禪友會幹部——惠瑜師姐。不論是敲鐘、音控、洗胡蘿蔔(斷食禪修)、清潔禪堂、摺理蓋腳巾和禪坐墊等護關工作,或是接引上山遊客進入禪堂體驗「九分禪」,都可見到她熱情服務的身影。

還需要一些更深入的
惠瑜最早是接觸、學習淨土法門,「念佛可以平靜我們的心。」只要一起妄想,就念佛,妄想就沒有了,「以前是朝這個方向。」後來覺得不太夠,「因為我覺得︰念佛號要達到有成就,不容易。還需要一些更深入的。」

因緣際會下,某天她遇到一位精進修行的師兄,就請問他平常在哪些道場學習?在那位師兄介紹下,她知道了「靈鷲山」。當時疫情期間,她先報名參加了線上一日禪,感覺滿不錯,並加入了永續自覺營,開始每天禪修。當時計畫將要退休的她,想要多做些服務他人的事,於是家住台中的她特地找了個時間上山走走,並主動詢問︰「我想來服務,有什麼我可以做的事嗎?」

當時實體禪修課程已漸漸恢復,正需要護關法工,她馬上就報名了。第一次體驗後,她覺得︰當法工也不錯啊!可以服務、幫助那麼多人。她心想︰只要時間許可,可以常來。

不巧的是,前兩、三次上山她都遇到風雨交加的天氣。遙遠的車程,山上淒風冷雨、強風吹拂……有天晚上,她在開山聖殿望著一片漆黑的大海,自問︰「我大老遠冒著大風大雨跑到這裡來服務,有必要嗎?家附近難道沒有可以服務的地方嗎?……」

但這游移的心念很快被禪堂志工/法工團隊融化了。「這裡的團隊真的很不錯,大家相處融洽,工作上都會相互支援、補位。」尤其是禪友會會長櫻喻師姐,彷彿看出了她游移的心思,便向她提出擔任禪友會幹部的邀請,「當時我只是客氣說『也是可以啊!』」當天下山到了福隆火車站,「我心裡正在想要怎麼回絕,沒想到她的訊息就來了——她說已呈報法師,已經確定了。」擔任公務人員多年的惠瑜感到驚訝︰怎麼會如此快速、有效率?說做就做,馬上成辦,心下也讚歎。「這下我只有認了。是櫻喻會長拉住了我。」她笑說。

不離初心,就會做得很開心
2023年,惠瑜負責聯繫法工、排班禪堂「九分禪」體驗的接引及服務工作,她自己身先士卒,有空就上山服務,所以在禪堂外常常看到她親切的笑臉,向著過往的遊客介紹︰「歡迎來體驗九分禪,入寶山不要空手而回哦……」不管面對多少人、介紹了多少次,惠瑜都是發自內心的真誠笑容、熱情與善意。之所以能如此,因為「正念就是利益眾生。我們是發心要來幫助他/她。只要他/她願意進禪堂來坐這九分鐘,對他/她是好的。只要不離這個初心,就會做得很開心。」

很多人沒有禪修的經驗,「我們要試著把他/她請進來、坐在那裡體驗九分鐘。」音檔播完、結束後,惠瑜常常會問對方︰請問您感覺怎麼樣?「很多人都會說︰感覺很好。沒有想過禪修是這樣的放鬆,很安定。」

當然也會遇到拒絕,比較委婉的會說「以後再看看」,也有人直接就拒絕,「不要。」「我對這個沒興趣。」惠瑜也不以為意,「這就是因緣不具足。平常心看待。我不會怕別人拒絕。」

經云︰「若人靜坐一須臾,勝造恆沙諸寶塔」。在她真誠熱情的介紹下,有六、七成遊客都願意驗驗「九分禪」,也就是說,她已不知引介、服務了多少人體驗第一次禪修、種下了珍貴的成佛種子,真是令人讚歎。

有一年多時間,惠瑜每次上山都是做法工,曾經有兩次她本是報名當學員,但都因為學員人數太多而法工不足,於是她又轉做法工,「要做學員以後還有機會。」「利益眾生」是惠瑜放在第一位、心心念念的事,「利益眾生,也就是利益自己。」

禪修之後,「慢個三分鐘」
2023年11月下旬的禪七,她終於有機會當禪修學員,雖然第一天就痛到不想起床,但七天下來,收穫滿滿。

說到禪修,「禪修很神奇,它可以穩定心性。當內心有所翻騰時,透過禪修,可以淨化、排解,更進一步還會發掘出內心深層的喜悅——也就是禪悅。」以前總是比較直覺反應,急性子、行動派的她,遇到事情往往馬上話就出口,「結果造成人家不舒服、不高興,導致自己也不舒服。」禪修這一年多來,「很明顯的不一樣,現在我不會直覺反應、直接話就出口了,不會,會慢個三分鐘。」

其實當遇到事情時,習氣永遠是第一個衝上來的反應,禪修之後並不是說習氣不見了,「而是我能看到它了——我能意識到習氣現形。然後會很自然地慢下來,不會立刻反應。」三分鐘之後,會發現有更好的對應、解決方法,再說出口的話也不一樣了。「禪修會提高我們的自我覺察能力,也會更清楚意識到自己的情緒。」

「不怕念起,只怕覺遲」,修行不是說抹掉念頭、沒有情緒,而是能夠很快看到、覺察到——「這個『覺』太重要了!我們學習、成長,也就是在這裡。」

問起對生命的規畫,惠瑜說,在生命走到終點之前,是否能夠覺醒,無有罣礙、恐懼——「這是最終極也最重要的。」而要達到這一點,「第一個,一定要好好修行、好好做功課,培養正見。第二個,就是要利益眾生。」也就是佛弟子所共同追求的自修、利人,福慧雙修,「這不但是我餘生的功課,也是生生世世永遠的功課。」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