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全球「首富」的秘訣-黃厚昇師兄

 圖:沈仲怡  文:劉湘吟  2025/9/1     666


平安禪,靜坐,冥想,禪修,四步驟,覺知,坐禪,護關,法工,心道法師,樂活禪,斷食禪,禪友會,讀書會

每年山上的精進禪閉關,都會看到好些熟面孔,他們有的閉一個七、兩個七,有的閉四、五、六個七,默默的身影、精進的精神令人讚歎;這些「老參」們大多較為年長,而其中,並不年長的黃厚昇已連續數年上山打三個七(21天),當我得知他的職業(自己創業/房仲業)更感驚訝︰一個正處於忙碌創業期的青年,竟然能堅持每年打禪21天?……

水陸志工,重牽因緣
由於媽媽的緣故,厚昇高中時就曾經和弟弟參加過兩次靈鷲山的青少年佛學營;高中畢業之後他進入社會工作,和靈鷲山的緣分中斷了八、九年。大約十一年前(2014),「那時我工作要換新跑道,在準備考不動產證照,那段時間沒上班。也很奇妙,有天晚上我夢見心道師父……」他想起︰好久沒去靈鷲山了!於是某日他自己開車上山,遇到之前相識的法師,相談之下,法師邀他來做水陸志工,家住桃園的他欣然答應。

那年全程八天七夜水陸志工體驗,「法師行堂組真的是缺人,都是老菩薩,只有我和另一位師兄兩個男丁。」早上五點多就要到會場,一直做到晚上,每天只睡五個多小時,「很拚,很累,但心裡是滿的。和出去玩不一樣。出去玩你身體也會很累,但心靈的飽足感不像做志工。」

做事積極主動的他,習慣把複雜的事情簡單化,用最少的人力達到最好的效果,無疑是一大幫手,自然得到眾人的肯定與來年的邀請,他也從善如流,於是從2014年起,每年水陸法會他都是志工,「也感謝佛菩薩幫忙,第一年人手最少、最累,之後志工變多了,可排早晚班,也不再那麼累。」

和靈鷲山的緣又牽上,厚昇也成為龍樹學院(龍樹EPL/龍樹生命和平大學習)的第一屆學員。2015年起,順利考取了不動產證照的他一邊創業、一邊學習。在龍樹的三年,除了佛理的學習,也接觸到禪修,「在龍樹時我們每年會打一次五天的禪關,是初階的。」

從「生不如死」到真正入門

佛法修學講究「福慧雙修」,做志工和禪修,一個是修福,一個是修慧,許多喜歡做志工的菩薩會對禪修感到害怕,似乎一開始就能「喜歡禪修」是少見的,為什麼呢?「做志工是做事、與人相處,你不會覺得無聊、孤獨。很多老菩薩來做志工,能夠忘掉自己的煩心事、心裡的苦……等等。」而禪修是靜靜坐在那裡,剛開始管不住念頭,總是東想西想,枯躁又沒有成就感,所以令許多人卻步。但是要修慧,還是不可以不禪修,「雖然做志工也能修到慧,但不像禪修那麼精準。」

對於禪修,厚昇並不排斥,但也不是一開始就非常相應,「禪修真的是需要時間……每個人的因緣、福報不同。」龍樹三年、打過三個禪五之後,他覺得自己應該已經有基礎了,2019年他報名精進禪,而且一報就是廿一天,「那時我不懂,以為和初階禪一樣吧?輕輕鬆鬆的……」結果碰上那年的禪廿一是最嚴格、壓力最大的一次。這次震撼教育,他總結了四字感言︰生不如死。「每一支香都很痛苦、很難熬。那21天就像坐牢,每天都想下山。」

但之後他每年都報名禪廿一。為什麼?「我也在思考這個問題……前幾年我自己都不理解為什麼?最近兩三年我感覺︰這也是一種業力吧?應該是過去生我就有在禪修,所以不管是痛苦還是法喜,是喜歡還是不喜歡,我就是會去做。它就是一個習慣。」

他對禪廿一有個比喻︰「第一個七就像去馬爾地夫度假(天道)。第二個七回到人間(人道)。第三個七很痛苦,時間很漫長(地獄道)。通常第12~15天心裡會特別躁動。對初學者而言,我覺得14天是最適合的,比較不會起退道心。」

前三年他自言都還沒真正入門,「只是在消業障。」「當你真正契入到聽寂靜、覺知清楚的時候,才真的入了門。」而閉關的時間「當然是愈長愈好。因為生活中有太多的外緣,太多的干擾、誘惑。雖然我們能夠理解『生活禪』,但真要能做到生活禪,功夫必須有一定的火候才行。」所以歷來祖師大德都花很多時間閉關,必然有其道理。

這兩、三年的禪廿一,他早已不再「生不如死」,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感受,「感覺就和平常差不多。」

入門前,修福德;入門後,修功德
每年春天上山閉關21天,已成為他每年的定課,對一個三十幾歲的青年人來說,21天的假期非常難得,在「入門」之前,有時候他也會想︰要不要出國玩、去歐洲旅遊?……而現在的他說︰「好險我有堅持下來。」

熬過前三年身心的痛苦,真正入門之後,他發現「覺性」這個至寶,真是生命中最重要的,「我感覺自己是全世界的『首富』。這個首富不是金錢上,而是靈性上的。」「貧富差距」是全世界都想解決的問題,「我終於發現一個沒有貧富差距的世界——靈性世界。跟錢、跟物質無關,是多少錢都買不到的。」

談到禪修在生活中的應用,「就像師父說的,覺性就像大海裡的浮標,當你發現它了,它就一直會在,不用很刻意去做什麼;只是我們常常會忘了它的存在,譬如現在我和你對話,有時候會忘了覺性,但當我意識到,它就又在了。只是一線之隔,但差距很大。」帶著覺知生活,對於自己的起心動念、情緒都能很快觀照到。

「每個人的因緣不同。我也不是特別利根的人,就是要花時間下去。」他也想跟還沒「入門」的禪友們分享︰「如果還在跟腳痛、身體痛、心浮躁不定……搏鬥,不要氣餒,因為你所做的一切都是正向、有意義的。只要你坐在那裡禪修、閉關,就是在消業障、累積福報。業障消完,就入門了。入門之前,是修福德,入門之後,就是修功德。」福德和功德,「一個是有數字(有限的),一個是沒有數字(無限的)。」

厚昇的Line頭像下面是四個字︰「服務利他」。禪修和從事房仲業有沒有衝突?「以前會覺得有拉扯,愈禪修,愈覺得沒有分別。愈禪修,愈能體會到空性的力量——不是知識的理解,是切實感受到。」一般人會用物質滿足自己,「禪修之後,我體會到心靈的滿足。我也跟更多的人分享這部分的體驗。我希望跟整個房仲業分享︰從事業務工作,心靈也可以無比滿足。」厚昇說這是他的目標、理想,「我會堅定地去執行。」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