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禪?
圖:靈鷲山佛教教團 文:釋清如
2016/4/14
9687
佛教禪VS.外道禪
禪是梵文Dhyana的音譯「禪那」之略稱,意譯為「靜慮」。靜就是「止」(定),慮就是「觀」(慧)。在佛陀的教學總綱三增上學———戒、定、慧中,不僅位居樞紐地位,且通貫其中。無論聲聞乘行者或是菩薩乘行者皆必需修學,因此,禪可以說遍通大、小乘禪,同時在解脫大道上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若從其發展的歷程來看,禪不是佛陀的創發,而是源自於古印度的瑜伽行法,但二者的修學方法與目互異。古印度的瑜伽行者大都以獲得禪定為目的,故主張苦行;佛陀卻認為苦行只是一種自我折磨,無法證得無上菩提。因此,他放棄苦行,採取中道的修行方法,並將「無我」的思想貫穿其中,作為其禪法的理論基礎。禪定不再是修學的目的,而是獲取無上智慧的手段,真正的目標是達到涅槃解脫。為了與佛教禪作區別,就把佛教之外的各種禪稱之為「外道禪」。
小乘禪VS.大乘禪
佛教禪為何會有小、大乘禪之分?主要是內涵與實踐的方式不同。小乘禪法是依照戒、定、慧的修行來令心清淨,遠離煩惱。主張心清淨,智就清淨,智清淨即能達到解脫清淨,獲得究竟涅槃。這是小乘禪法的解脫觀。所以,為了能現證正覺解脫的勝義智慧,就必須從禪定中修學觀慧,靜慮雙運,進而達到定慧等持,從而引發無漏智慧,始能斷除煩惱,破除惑障,而體現覺悟解脫。所以,禪定是修學觀慧的一種方法,也是助緣,是慧學所依止的基石,認為若無禪定的功力,觀慧就無法成就。佛陀曾於《中阿含》卷四十<黃蘆園經>自述其證悟的過程云:
我先觀法……我持蒿草往詣覺樹,布草樹下,敷尼師檀,結跏趺坐。不破正坐,要至漏盡。我正坐已,離欲、離惡、不善之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逮初禪成就遊,是謂我爾時獲第一增上心(定)。即於現法得安樂居……安穩快樂,令昇涅槃。復次梵志,我樂滅、苦滅、喜憂本已滅,不苦不樂捨念清淨,逮第四禪成就遊,是謂我爾時獲第四增上心。……我已得如是定心清淨,無穢、無煩,柔軟禪住,得不動心,覺憶宿命智通作證;……學(覺)於漏盡智通作證。……我如是知、如是見,欲漏心解脫,有漏、無明漏心解脫;解脫已,便知解脫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以本無放逸,樂住遠離,修行精勤,謂無智滅而智生,闇壞而明(慧)成,無明滅而明生,謂漏盡智作證明達。 |
從上述經文,可以清楚的知道,當初佛陀是於四禪定中獲得正等正覺。不僅如此,經中還記載著,佛陀最後的入滅也是在四禪定中般涅槃。所以,佛陀在教授弟子時,亦特別重視四禪,而稱為「四根本禪」。其修學禪法的入門,就是四念處、安般念等觀行。最早將禪法介紹到中國來的安世高,其所傳譯的禪經即屬於此類禪法。
大乘禪是奠基在小乘禪法上,並依循著大乘佛教的理論發展而成。因此,不同的心性主張,就發展成不同的大乘禪觀,例如大乘的主要禪觀之一———「實相禪」,即是將般若學的緣起性空與禪法結合起來的觀禪。爾後中國禪學又將此實相禪法與佛性論的「自性本覺」相結合,而形成中國特有的禪學理論。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