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木
圖:徐勝雄 文:劉湘吟
2017/6/30
11512
圓通寶殿毗盧觀音聖像左右兩側新立了四座枯木,一日,心道法師來到圓通寶殿,弟子請問心道法師為何放置這四座枯木?心道法師說︰「寂靜。枯木就是沒有什麼希望,內心也要沒有什麼希望,這樣心才會寂靜。」「你不枯是不能……」
弟子︰「要心枯,才能活?」
心道法師︰「心枯,人才能活。枯枯看就知道。」
頃刻,心道法師又說︰「《金剛經》有八大金剛。我們這個禪堂,四顆石頭加四根木頭,就是八大金剛,等於是它們變成護法。」
弟子問︰「就是如如不動的意思嗎?石頭和木頭……」
心道法師︰「石頭就是叫做安定,木頭叫做枯寂。」
其實,歷史上也有與「枯木」有關的禪宗公案︰
衡州華藥智朋禪師,俗姓黃,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出家後投洪州寶峰惟照禪師座下。
寶峰惟照禪師曾自題畫云:
雨洗淡紅桃萼嫩,風搖淺碧柳絲輕。
白雲影裡怪石露,綠水光中古木清。
噫,你是何人?
寶峰惟照禪師與焦山淨因枯木法成禪師是同門師兄,皆于芙蓉道楷禪師座下悟道。一日,智朋禪師來到焦山,枯木法成禪師看到寶峰禪師的這一自題畫贊,讚歎道:「今日方知此老親見先師(芙蓉道楷禪師)來。」
智朋禪師聽了非常納悶,向法成禪師請益,「何以從畫贊中見出此老親見先師來?」
法成禪師道:「豈不見法眼拈夾山境話,曰:『我二十年只作境會』?」(寶峰禪師的自題畫贊中,表面上看全是境語,但若作境會,即辜負了寶峰禪師的一片心意。禪宗講,見色即見心,心境一如。若將心境打作兩截,即墮凡夫境界。)
智朋禪師經法成禪師這一點撥,當即契悟,欣喜道:「元來恁麼地(原來是這麼回事)!」
法成禪師道:「汝作麼生會?」
智朋禪師道:「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法成禪師知他已徹,遂印可,並囑咐道:「直須保任。」
智朋禪師應喏,並禮拜。
南宋紹興初年(西元1131年),智朋禪師開始出世弘化,先住衡州(今湖南衡陽)華藥,後往婺州(治所在今浙江金華)天寧,末後又遷居清涼。退居後,明州太守再次邀請他留住清涼,但智朋禪師呈偈太守婉言謝絕。
偈云:
相煩專使入煙霞,灰冷無湯不點茶。
寄語甬東賢太守,難教枯木再生花。
不久,智朋禪師便無疾而終。
明朝憨山德清大師也有詩云︰
少小離鄉不記家,回思往事總堪嗟;
故人猶想兒時面,枯木難開舊日花。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