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靜坐代替懲罰,改變「壞」孩子

 圖:沈仲怡  編輯:劉湘吟  2017/11/2     6357


正念冥想有助於緩解,用靜坐冥想代替常見的懲罰,情緒容易失控的孩子,冥想是一種認知控制鍛煉

改編自真人真事的電影《街頭日記》中,種族融合實驗班裡150個十五、六歲的高中生,由於生長環境、家庭因素、社會的歧視眼光等,被許多人認為是無法念完高中、沒有希望的「壞」學生,他們每天面對的是充斥著幫派、毒品、性、暴力的街頭戰場,許多人都有過同伴死亡的經歷,心中最堅定的信念是活到明天,最大的願望是活過18歲……這並不是虛構的電影情節,美國許多都市社區都有幫派與暴力的問題,許多孩子從小就像生活在「戰區」裡,也很多從小就有創傷後壓力症(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簡稱PTSD),他們桀驁不馴、難以管教,這些「愛惹麻煩」的孩子是家長和老師眼中的棘手問題,如何教育這些孩子?許多學校的理念、方式不盡相同。

 

整體生命基金會(Holistic Life Foundation)卻嘗試用另一個方法幫助這些孩子——用靜坐冥想代替常見的懲罰,讓孩子們從自己的內在找到控制情緒的力量。

 

整體生命基金會先從馬里蘭州巴爾的摩市的Robert W. Coleman小學開始,在學校裡教「壞」孩子們靜坐冥想。短短三個月後,這些孩子行為上的改變讓校長、老師們都看到了——這些「壞」孩子們幾乎不再惹麻煩了!

 

情緒容易失控的孩子常以暴力的方式宣洩情緒,事實證明,教他們透過呼吸來控制情緒成效卓著。現在,Robert W. Coleman小學有專設的「冥想時間教室」,柔和的燈光、舒適的空間,是孩子們冥想靜坐的空間。這樣的「冥想教室」也出現在英國的大學裡,而且愈來愈多。

 

冥想是一種認知控制鍛煉,《人類神經科學前沿》(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曾發表一項研究結果,研究小組拍攝冥想者在進行四種基本的精神活動時的腦部影像︰專注於選定的目標、發現自己已經走神、將注意力帶回目標、將注意力持續集中在目標上。研究顯示,正念冥想能改變認知控制的指標之一——大腦維持注意力的神經迴路。冥想可強化神經迴路,有助於使注意力停留在選定的目標上。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簡稱ADHD)這個名詞近年來屢見不鮮,許多父母師長都為ADHD的孩子苦惱不已,常採用藥物治療方式,雖然大部分ADHD青少年在第一年的治療中見效,但通常在第三年或更早藥效就開始逐漸減弱。醫學專家指出,與其一味依賴藥物或陷於過度使用藥物的危害中,治療ADHD其實可以用其他方式,譬如多接觸綠色自然環境和多做正念冥想的練習。

研究證明,正念冥想有助於緩解、治療ADHD。

美國加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的心理醫師賽露絲嘉(Lidia Zylowska)是《成人多動症的正念冥想處方》(The Mindfulness Prescription for Adult ADHD)一書作者,專門研究正念冥想對心理健康和成人多動症的療效。賽露絲嘉一開始只是想研究正念冥想如何有助於舒緩多動症成人的壓力,後來發現︰冥想對多動症的正面影響層面不止於此,包括自我意識、多動症症狀的管理等,並有助於患者與和其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2015年在《美國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病學會》雜誌(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 Adolescent Psychiatry)中發表的一份大型研究報告顯示︰服用治療多動症藥物並未為患者帶來長期而持久的效果,而正念冥想對於腦部特定區域的訓練、強化,對多動症的治療比藥物更有效。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