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空

 圖:Andy Fu  開示:心道法師  編輯:劉湘吟  2018/2/2     5789


修行,心經,觀音,觀自在,第六識,般若,

弟子︰怎麼轉識成智?
心道法師︰依第六識去轉,才有辦法。
第六識有觀察的作用。平常我們的觀察是屬生滅的觀察,但我們如能代之以空的觀察,就是妙觀察智。因此,我們以第六識做妙觀察時,第七識、第八識是沒有的,前五識也沒有,再回觀第六意識本身更是沒有。所以,當前五識緣滅時,第六識即無有妄動,因無妄動,第七識也就無所執作,第七識一破,前後便無可執取,那麼第八識不起現行,也就無有根據了。如此觀之,就叫行般若行。
因此,轉識成智應首轉第六識,以妙觀察智行般若行。那麼,妙在哪裡?在「能空」。「能空」就是妙,妙就是「能空」的意思。

 

弟子︰能空?是空一切萬法而「如如不動」?
心道法師︰不是說「如如不動」。說「如如不動」還有個現象存在,如此言說只是個比喻,事實上是連如如不動也沒有。《心經》不是講「照見五蘊皆空」嗎?照見一切法皆空,「所照的」,是生滅的、變化的、無常的,是空的。回過頭來看,「能照的」也是生滅的、變化的、無常的、空的。性質是空的,作用也是空的,能所皆空,這就是離相。能想的、被想不被想的、想,都是空的。

 

弟子︰那腦子做什麼用?
心道法師︰腦子就不用想了。不用想就是「寂滅現前」。這個觀念很重要,但卻維持不久。
弟子︰為什麼不能保持?
心道法師︰一定是肯定度不夠,明白度不夠。這也就是要下功夫的地方。修行,就是這樣觀照,如此實踐、肯定,行深般若波羅蜜多。這觀念就是像犂頭,一直犂下去就對了。犂到連「修行」的意識也達到空,這樣才算是肯定。這不是很簡單嗎?當下即空,即心即佛。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