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禪 反觀覺醒的契機

 圖:沈仲怡、文獻中心  文:呂政達  2019/4/1     8632


靈鷲山,春安居,坐禪,心道法師,曾志偉,一念無明,十二因緣,楞嚴經,

曾志偉的喜劇形象深入人心,但步入中老年階段後,也有相當貼近生活本質的作品。

我說的,是兩年前那部《一念無明》。今年 2 月間,曾志偉來到臺灣的靈鷲山參加禪七,一名眾人眼中的大明星,安安靜靜老實坐禪,打飯禁語,也老實的繞著山間的羅漢步道行禪。然而,卻在禪七結束前傳來老母親去世的消息,人間的親情浮動禪者的心意,本是無解習題,曾志偉才匆匆趕回香港。

《一念無明》這部作品也糾纏在親情的死結裡,完全無法解開。曾志偉飾演一名早年拋家棄子的爸爸,卻在老年後帶回罹患躁鬱症住院的兒子,住在香港最典型的狹窄斗室。在空間的擠迫感中,兒子的病情,老爸的罪惡感,整個社會和媒體對躁鬱症敵意而缺乏同理心的眼光,都跟那個房間一樣讓人喘不過氣來。

我看了這部電影,很想問曾志偉一個問題:到底是躁鬱症,還是照顧躁鬱症患者,才是「一念無明」?

「無明」是釋迦牟尼說的十二因緣之首,所有的煩惱和愚昧都生起自無明。大目犍連尊者曾說,「無明」就是一切的無知,對過去無知,對現在無知,對未來也無知。對因果無知,對業報也無知,世人總是懵懵懂懂的活在無明狀態裡,重複著煩惱、貪婪和憤怒的浸泡,也重複著生老病死。

也許,「無明」真的在一念間,像骨牌效應那般湧起了宇宙般龐大的煩惱系統。《楞嚴經》裡有句佛法的名言:「一念無明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原本就是一個無明無知的念頭,在不覺間,長成了宇宙的森羅萬相,煩惱有粗有細,但就僅一個念頭,就真的再也回不去了。

真的,當我們步入中老年,回首滄桑,身體也不行了,我們愛的人再也無法挽回,這個「再也回不去了」就是最真實的生命註解。佛陀告訴世人,要自始至終維持著正念,其實真是最忠實的警語。

在電影中,有一句話他講了兩遍,第一次,他打電話給美國的小兒子,商量大兒子的病情,小兒子冷冷的聲音說:「爸爸,你也老了,這樣吧,你去找一家你喜歡的養老院,錢不是問題。」曾志偉飾演的老爸爸拿著手機說:「不是所有事都可找人代替的。」然後,他哭倒在樓梯間,我覺得這是曾志偉最好的演技之一。

靈鷲山,春安居,坐禪,心道法師,曾志偉,一念無明,十二因緣,楞嚴經,第二次,曾志偉去參加分享團體,成員都是家裡有人生病的照顧者,他們圍成圓圈,輪流分享。終於,領導者注意到一向默默聽著的曾志偉,要他發言,曾志偉用異常蒼老的聲音說:「當個混蛋是很容易的,可以撒手不管,然後找各種藉口。但等到你老了,後悔也沒有用。」戲中的曾志偉說:「不是什麼事都可找人替代的。」

是啊,在親情和照顧的人生議題間,需要真心的陪伴,不是用錢或是隨便一個人就可替代的。然而,坐禪的滋味,不也是如此的無可替代嗎?

每個宗教都有靜坐與神同在的傳統,基督教的《聖經》哥多林後書有這麼一段文字:「因此,如果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的已經過去,看哪,新的已經來臨。」我在這段話裡反想著禪關,不管在哪裡,正念是一道照亮無明的光,我們都將是新造之人。

那天,我們沒有訪問到曾志偉,但在空蕩蕩的大講堂裡,想著曾志偉的電影,迴盪如人生的痛,禪關這 7 天,或許真是反觀覺醒的契機。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