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賢菩薩道場,禪門名山—峨眉山

 圖:劉湘吟  文:劉湘吟  2020/9/29     5584


峨眉山,黃檗希運,臨濟宗,曹洞宗,菩提達摩,觀音菩薩

大名鼎鼎的峨眉山,是武俠小說中與少林、武當齊名的中土三大武功派別之一「峨眉派」所在地,而現實中,她與五台山(文殊菩薩道場)、普陀山(觀音菩薩道場)、九華山(地藏菩薩道場)並稱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峨眉山是普賢菩薩的道場,它不是一座山,更不止一座寺廟,從山腳下的大佛禪院,到山腰的萬年寺,再到峨眉金頂華藏寺,幾十公里的山路上座落著大大小小近三十個寺院,是一片面積廣大的寺廟群。

「峨眉山」一名首次出現於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離成都千(百)里,然秋日清澄,兩山相峙如蛾眉」。 如果山水有性別之分,那麼在中國的名川大山裡,峨眉山給人的印象就像一位絕色佳人(因此武俠小說中峨眉派也是女性為主的門派)。峨眉山的美,婉轉而秀麗,以至於「峨眉」後來衍生為形容美女的名詞——娥眉。

峨眉山,黃檗希運,臨濟宗,曹洞宗,菩提達摩,觀音菩薩

從峨眉平原海拔四百公尺,到峨眉山最高峰「萬佛頂」海拔3099公尺,兩千六百多公尺的高度落差與154平方公里的面積內,分布著3200多種植物和2300多種動物;峨眉山位於神秘的北緯30度附近,位於四川盆地西南部,以其「雄、秀、神、奇、靈」和深厚的佛教文化,名列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名錄。

峨眉山,黃檗希運,臨濟宗,曹洞宗,菩提達摩,觀音菩薩相傳佛教於公元一世紀即傳入峨眉山,第一個在山中弘化禪宗的,可追溯到南北朝時期初祖菩提達摩(483~540年)的剃度弟子僧副(又稱道副,464~524)。相傳菩提達摩來到中土後有四大弟子(三僧一尼)︰僧副、道育(又稱)、慧可、尼總持。據《景德傳燈錄》(宋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 釋道原著)卷三記載,菩提達摩臨終時,曾自許「慧可(禪宗二祖,487~593年)得髓,慧育得骨,尼總持得肉,僧副得皮」。僧副一直仰慕峨眉山水神奇之秀,曾經到峨眉山弘傳禪法;唐宋時期,峨眉山名僧輩出,禪門大興。

據清朝康熙初年翰林院修撰蔣超(1638~1687年)所著《峨眉山志》記載:禪門大師南泉普願(748~835年)、黃檗希運(?~850年)、趙州從諗(778~897年)等均曾在峨眉山留下足跡;而在峨眉山住持道場的,初期多是青原行思(660~720年)的弟子;之後峨眉山成為佛教勝地,山上大小寺廟中的僧人大多是禪宗臨濟宗、曹洞宗門人。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