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照自我,讓生命破冰

 圖:Andy Fu  文:中安  2021/8/20     2141


禪修,慣性,心道法師,結冰,破冰,源頭,生命

慣性是如何驅動自己的呢?平日的早晨,鬧鐘響起,習慣把它壓下再補眠一會兒,接著在半清醒的狀態中,刷牙洗臉、更衣梳妝,準備出門。在身體無意識的驅使下,就能走到公車站或捷運站,搭上熟悉的路線,再從慣常的路徑走到公司,開始如機器人般忙碌的一天。下了班,也能透過習以為常的行動模式,順利回到家中完成日常家務,最後,帶著疲憊的身軀躺上床鋪休息,迎接隔日。

我們在慣性中獲得很多好處。不需要思考牙齒怎麼刷,不必擔心搭錯公車捷運,公司待久了不必重新適應環境,或太過費力的經營同事關係,只要生活中的一切不要有太大的變化,我們就能安然度過,這樣的生活或許不是特別好,卻也不算太差,足以支持自己歲歲年年地過日子。

但是,我們是帶著覺知,選擇讓自己過著平凡慣常的日子,還是迷失於慣性中,彷彿毫無選擇的被時間推移著前行呢?這些習慣帶來了便利,也僵固了我們的生命,讓我們失去對生活的覺察力,也看不見未來的種種可能性。

「空性就像水,現象就像冰,要從冰找到水的源頭。」心道法師如是地說。

我們就像是生命的活泉,固著的習氣讓這股活泉難以流動,如同水結成了冰。活水能將一切美好傳遞出去,也能將惡習流動出去,但冰無法隨意地流轉,因此在習氣中,總想待在自己的舒適圈裡,一步也不想動,如果有外來的高溫或刺激要融化冰塊,人們也無法體會那是一份禮物,只想持續冰封自己,甚至冷若冰霜,對世間的一切漠然以對。

執念使我們不願放手,執著於眼下的一切,即使聽聞多次萬法無自性的道理,面對生活中的所有面貌,仍無法細細思維其聚合離散皆非人為控制,看不透、想不通,悲傷、憤怒、沮喪、不安由此而生,陷落在自己所形塑的幻象之中。

我們所執的一切現象其實是「果」,想要改變現象,讓生命有所轉變或突破,關鍵在於「因」。想創造好的結果,最快的方式是探究根源之因,也就是自己的起心動念。「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引導我們採取行動的念頭是關鍵,生命轉化來自於覺察自己的慣常思想、情緒,覺知無明中驅使我們的無形之念。

慣性的行為來自慣常的意念,這些念頭背後有根深蒂固的價值觀在支持,如果深入的觀察自己,把禪修時靜定的功夫帶進生活裡,就能抽絲剝繭的覺知自己的行動自何而來,又將把自己帶往何處。渴望被需要的人,可能會選擇討好身邊的親友,多軟語溫言或常饋贈禮物;拒絕生活變動的人,或許會用盡力氣去保有現在的工作職務和方式,拒絕聆聽他人或接受新任務;曾被傷害而懼於與人情感交流的人,常會壓抑情感以理性思維武裝自己,生活上俐落有效率,卻也讓人有距離感,少了人情味。

每一天演繹的現象,都是心念的真實映照,也是空性的體現。我們無法得知他人的真實心念,是如何創造出各種令人欣喜或討厭的景象,我們唯一能釐清的只有自己的心念,從自己生命中的現象往下探知,尋找源頭,從源頭中止惡行善。

每一日的靜心禪修,每一次的觀照覺察,都是轉變自己生命的鑰匙。只要願意將佛法與生命結合,實踐於生活中,一切現象終會在我們的善念下往更良善的方向轉變,而種下這個因的我們,也將在各種現象中體驗生命的真諦,不為眼前的現象所束縛。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