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人的學佛提醒之一:你是拜佛?行善?還是醒覺
圖:沈仲怡 文:中安
2022/1/24
3072
新一季的平安禪讀書會,以一行禪師的《佛陀傳》為讀本,在線上會議空間進行書籍內容的導讀、思惟與個人經驗分享。2022年伊始的首場讀書會,在法師、主持人與讀友們精彩的討論之下,淬煉出將佛陀教導納入生命的心法。
「出家」意味著什麼?
高師兄與學佛多年的太太結縭20年,近兩年才開始學佛的他,娓娓道出於結婚初期,難以接受同修曾談及「如果我的孩子出家,我會感覺很歡喜」,甚至還願意供養與護持。當時他認為,生兒育女就是為了扶養孩子成才、對社會有所貢獻,並且傳宗接代,未來能照顧年老的自己。然而,在讀書會的機緣下,讀完佛陀的兒子羅喉羅成為學僧,以及阿耨樓陀在母親允許下而出家的章節,他了解孩子出家是為了追求心靈的自由、平和、喜悅跟解脫,是因為對生命中的無常有所體悟,才渴望放下一切出家,那麼,孩子出家也何嘗不是一件好事?終究,父母對孩子的期待是「孩子開心就好」,時至今日,他體悟到同修當時的先知先覺,以及為人父母能接受孩子出家的智慧與勇氣。
接著,與會法師提點了「出家人」的真實意義:「社會上,其實各行各業有很多老師,想要學有專精,就要去找在那一門深入的老師來做學習。」因此,若有人清楚學佛的目的,認為這是此生很清楚想要追求的目標,就可能選擇作為一位專業的修行人,也就是「出家」。法師補充:「因為選擇這樣的職業跟身份,可以全心全意地在這方面做修持,因此有可能會比在家人在佛法修持上的體會,來的更深更專精,於是能把佛陀體會的『契入覺性的智慧』傳授給我們。」
供養是安身立命?還是邁向解脫?
拜拜或供養,時常是出自「有所求」的起心動念,陳師兄在課程尾聲時,警覺自己過去以為在做功德的,其實是基於一種私心,希望觀音菩薩或土地公能庇護自己,甚至是許願求財,而非純淨無染的佈施之心,也憶起了梁武帝和達摩祖師的對話。於是,他發現依更大的善念做供養,或為了求道、解脫而供養,與為了滿足自己需要來供養,是不同的層次,並提醒自己要帶著覺知來行善。
主持人亦提出近日的反思,他發現若將佛教視為傳入中國的眾多宗教之一,會把佛教、道教、儒家思想或其他的民間信仰看作類似的、勸人向善或求靈驗的宗教團體,不但會遺漏各個宗教的核心思想與價值,各個宗教的獨特性也隨之喪失。我們加入教團共修,無需去比較或批判其他的宗教,反而是要在生活中深入的思惟佛法的特殊性,體驗佛陀的教法,如果對宗教的想法只停留在祭拜的層次,那是很可惜的。
學佛的核心價值:出離執取
與會法師接續主持人的觀點,提醒讀友們反思學佛跟其他的宗教有何不同。「佛法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善,像剛剛讀友提到,有些人想出家追求自由解脫,這就是佛法跟其他宗教很不一樣的地方。」不管是出家,還是留著頭髮、以在家人的身份學佛,「學佛」其實就是學覺悟的「覺」,就是成為一個「醒覺的人」——在醒覺中,生命是不迷惑的,於是在很多事情上不會陷落與困惑,是清楚、自在、無礙的,這很令人嚮往,也是佛法的真正價值所在。
法師進一步提到,從古至今在禪宗這個領域,許多人以在家人的身份得到明心見性,無論身份為何,只要能把「法」理解清楚,見地正確、修持方法正確,然後願意去實踐,覺悟、開悟便是指日可待。「不是只有專業的出家人可以談出家,因為出家最深刻的含義其實就是『出離心』,也就是『出離執取的心』,離開對外境的攀緣執取,然後讓自己能時常回歸到自己的靈性。」正如同導讀內容提到「斷執乃真正的喜樂」,若能捨下一切的執著,生命就可以達到「無所緣」的極樂,「你不需要得到任何東西,但是你就是快樂的,然後也可以達到真正的解脱,所以很重要的就是要出離執著。」如果在家人能在生活中時常做到出離執著,其實就是在做出家的工作,而這也正是出家的意義。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