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修止觀
圖:沈仲怡 整理編輯:陳堯青
2025/8/29
896

問︰剛剛法師講到「無分別住」和「有分別住」,意思是遇到外緣時,我們要先判斷(善、惡),然後再去修止、觀嗎?
廣純法師︰通常初學者要先從「座中修觀」開始,不是說一下子就可以歷緣修的;要在生活中修止觀,要有一定的功夫才能做得到。
當你修行有了一定的基礎,已經了解空性、慢慢能夠契入空性之後,生活上就比較不會為境所轉。初學者不容易,當遇到外在一切現象時,定力不夠,心常常要與外境拔河,主人的心常常會被客人的心拉走,無法安住在自家中,跟著客人往外亂跑……所以剛開始還是「座中修」比較好,沒有外境的干擾。
智者大師在《天台小止觀》中告訴我們,當進入到「歷緣對境修」的時候,要怎麼攝心、正念去做、去修,我們也可以用他所說的方法去做觀照。
寶本法師︰遇到外緣,先審視自己的動機,覺察這個動機是善?惡?或是沒有意義?再決定要不要去做。我們必須要擇善而行。而行善行時也還是要修止、觀。「應無所住 而生其心」,這一念、這個行動才會是無漏的。
—2025.02.12 禪生活共學 答學員提問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