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別力v.s分別心

 圖:沈仲怡  整理編輯:劉湘吟  2025/11/6     366


平安禪,靜坐,冥想,禪修,四步驟,覺知,坐禪,護關,法工,心道法師,樂活禪,斷食禪,禪友會,讀書會

問︰我跟許多朋友分享佛法「無分別心」的內容,他們會說,是不是以前的人生活比較單純?像餐飲、咖啡界的朋友說,他們必須要分別,才能在專業上愈做愈好;又譬如說心不要跟著身體跑,運動界的朋友說,他們一定心要跟著身體跑……我就無語了。

廣純法師︰生活中各行各業都有他/她的專業,當然每一種專業都追求精益求精、不斷進步,但往往落入一個誤區︰總是不斷向外去追求,而不是向內去探索。

在工作的過程中,你是帶著覺知的嗎?還是只是機械性地在動作?

譬如說廚師,假設今天要做一道番茄炒蛋,在處理食材的時候就可以「觀」︰原本是一整顆番茄,現在被我切成一塊一塊的,它的樣子變了:下鍋炒的時候它又變樣了,變成糊狀;最後盛在盤子裡、端上桌時,它又是另一個樣子……哪一件事物不是因緣所生?哪一件事物有著不變的體性?哪一件事物的本質不是空?

如果你帶著覺知做事,同時在觀照因緣空,那你就不只是一個廚師,而是香積菩薩,在工作的同時,也在修持。這也就是「歷緣對境修」。

「形似」和「神似」,是不同的境界。這也就像「畫師」(匠)與「畫家」(藝術家)的不同。許多專業人士,即使有很高的技藝,也還是在某個框架裡打轉,難以突破。

寶本法師︰一般說的分別,譬如廚師要辨別百味,這個分別是覺性本來的作用;佛法說的分別,指的是落入主觀意識的好惡,譬如「我不喜歡這個」、「我喜歡那個」……這是分別。

—2025.02.12 禪生活共學 答學員提問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