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澤明的夢,我們的夢
圖:Andy Fu 文:呂政達
2016/6/29
5929
昨夜我做了一個夢,夢見黑澤明導演的《夢》。
黑澤明晚年拍的這部電影,貫穿他自己從童年到老年所做過的十個夢境。這些年我們重複觀看,每次都像生命回到了起點,童年目見狐狸娶妻,到中年赤色的富士山的夢靨,終戰後的士兵鬼魂流連隧道,家的燈火始終在山的那一邊,到老年的水車村,隨著送葬遊行的隊伍走去,老而不知所終。既貫穿了近代的日本,貫穿了世界文明史,也貫穿了生命。
好像,黑澤明是在說,從童年開始的一切奮鬥,都在為老年實現一個大同理想的水車村做著準備。在一個老年化的世界裡,我們嚮往著老年期也有著這樣的釋懷胸襟。記得心道法師也說過同樣的話,「我們的修行,都是為死做著準備。」
倒是,黑澤明生前受訪,談到他對一個水車村那樣的村落的嚮往,也許也更接近老子或陶淵明的出世信念,「落英繽紛,芳草萋美。」在現代人間,在台灣,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在地小農興起,有機種植也變成人們對環境的一種信仰後,也有越來越多人做著和黑澤明一樣的夢。
心道法師就做過這樣的夢,他曾想在福隆當地開辦一個國際禪修村,也許沒有水車,也許沒有送葬如同歸去的歡樂氣氛,但黃昏一樣來到,有當地小農聚集來的有機農作,有分享手種蔬果的歡樂,也有樂以不知所終的時刻,綠色,轉眼從手上進到了胃哩,變成了生命的養分。
有些電影一看即忘,有些電影則一再流連。
有些夢境像是隔夜的宿醉,有些夢境則值得用力實踐。
黑澤明的夢。
心道法師的夢。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