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下心,圓滿身邊的關係

 圖:洪仲清   文:許凱森  2016/11/16     5506


靈鷲山 心道法師 洪仲清 靜心 禪修 禪坐台灣臨床心理師洪仲清,專長領域在協助自我探索與覺察、親職教養諮詢、人際與家庭溝通等,從小就喜歡觀察人,會花時間消化跟人有關的互動經驗並紀錄下來,他說:「靜心,就是觀照自己,也觀照自己身邊的關係;心靜,才會知覺發現自己內在的變化,以及發現讓自己開心的事物。」沒有宗教信仰的他,曾經有過禪修經驗,也把靜心的力量用在臨床心理服務上幫助他人。

 

靜心,達人也利己

 

洪仲清多年在家庭領域跟小朋友相處,也和家長互動,經常可以遇見這樣的案例:孩子頂撞父母,父母因權威被挑戰而盛怒,孩子更加拒絕溝通,於是親子關係形成惡性循環。其實,家人之間靠親情連結,更需要用理性來做界限,但理性時常容易被情緒所衝破,孩子的情緒不穩,並非單方面要承擔所有責任,大人的情緒也需要處理,脾氣一上來忍不住,難聽的話就脫口而出,雖然達到宣洩目的,但也引發了對方不好的回饋,所以,先從自己出發,我好,你也好,最後才會一起好。

 

靜心,不是不能生氣,而是在合理範圍內表達情緒,把心靜下來,再慢慢地說出原本想說的話。洪仲清還提出有別於一般人的見解,認為負面情緒不一定要完全消滅,人生有苦有樂,本來就是流動的狀態,坦然面對痛苦也愉悅接受快樂,保持彈性就能接納這個世界更多可能性。

 

靜心,也能避免讓自己陷在自責裡。當一個人表達情緒,跟一個人否定你,可能是兩回事,心躁動的時候,別人講的任何一句話聽在耳裡都覺得是在針對自己,主觀解讀別人的言語或行為,被自己內心的小劇場所牽動,把自己囚禁在親手建造的牢籠裡。

 

靜心的實作練習

 

該如何才能靜心呢?洪仲清以親子關係來舉例,有時候會聽見媽媽對孩子沒輒的時候會說:「再哭我就不要你了,把你送去警察局!」其實,媽媽的影響力大於孩子,通常媽媽要先靜下來,孩子才靜得下來,不一樣的做法比較可能換來不一樣的結果,下次想要生氣的媽媽可以這樣對孩子說:「你一直哭不停,讓媽媽心情不好,媽媽現在要去房間靜一靜,十分鐘之後出來,如果你不哭了,或是有什麼需要再來房間找我。」

 

或是孩子不想上學在「歡」,家長趕著上班也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大腦中頓時出現很多自我對話:「怎麼辦上班要遲到了…這孩子真是不聽話…」,然後更氣孩子。試著深吸一口氣,換個方式處理,既然遲到不是短時間內就能改變的狀態,不妨就聽聽孩子的哭鬧聲、去瞭解孩子為什麼不想上學,讓注意力進入感官層次,而不是投注在害怕遲到的焦慮情緒或認知裡,心比較能定下來。

 

靜心,不需要工具,隨時隨地就能進行。當心在浮動時,試著離開現場、調節呼吸、讓身體動一動、微笑放鬆,讓發自內心的讚美與感恩成為日常習慣,就會得到善意的回饋,有被珍惜的感覺,心就會平靜。

 

體驗無常,心自平靜

 

「一場百人禪修活動,禪修過程中卻感覺好像只剩下我一個人。」洪仲清分享他的禪修經驗,不論是伸展、快走,都能幫助自己心念專一、不想雜事,心裡空下來之外,身體的感覺也會暫時消失,這種感覺在心理學上稱為「失自我感」或「失真實感」,失真實感有時候會帶來焦慮,但禪修過程中的失真實感是一種「我」的部份消融之後所帶來的寬闊平靜。

 

靜心不是與世隔絕,也不是行為上的靜止,靜心是專注、沒有妄念,並能同時注意到身體和環境的變化。洪仲清鼓勵每一個人都可以多方嘗試新事物,走不同的路回家、點不同的菜、用不同的慣用手做事,因為開發不同的人生體驗有助於讓心平靜,變化會讓心情保持在新奇有趣的狀態,即使變化也可能會帶來挫折失望,但相對來說,更能突顯過去的美好經驗,讓我們懂得知足感恩。

 

不好的經驗也不一定是壞事,通常那個不好可能是自己所投注的某種眼光,只是片面的狀態,當事過境遷,之前的不好現在看來可能是好,所以,不好的經驗是一種暫時的真實,最主要還是我們的心怎麼去看它。

 

這個道理其實和佛教所說的無常是相通的,因為經常體驗無常變化,就不怕無常來考驗,無常是一種壞滅,卻也代表著一種機會,無常的好與壞都是世人所賦予的定義。人在俗世裡生活,唯一不變的就是變,若我們不去排斥這種變動的狀態,慢慢就能接受變動、適應變動,就不怕變動發生。

 

也曾經有學者把禪跟心理學的概念做連結,幫助人們與某些情感疏離,與某些想法疏離,例如有人在最憂鬱的時候會失去求生意志,那些悲觀消極的情緒不見得跟認知有關,這個時候如果沒有把心靜下來,任由情緒來控制主宰,可能就會發生無法挽救的遺憾。

 

現代人總是追求量化成效,其實沒有數字呈現的,我們也能看得到變化,無論是心理諮詢、演講或是文章分享,雖然不見得有立竿見影的實質績效,但洪仲清說,這還是一份需要有人去做的工作,而熱愛的工作能夠幫助到別人,就是一件美好的事。

 

 

報名【2017平安禪修課程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