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何學禪
    • 祖師語錄
    • 禪是什麼
    • 禪修的好處
  • 語默動靜
    • 語默動靜
  • 開山和尚語錄
    • 禪堂開示
    • 師徒對話
    • 禪公案
    • 心道法師‧法語
  • 認識平安禪
    • 開山和尚
    • 法門殊勝
    • 法門介紹
  • 學習平安禪
    • 學習地圖
    • 禪修者的規範
    • 禪修活動新訊
    • 學員禪修分享
    • 禪堂光影
    • 禪修問答
  • 我們的禪堂
    • 總本山無生道場禪堂
    • 國際禪修中心
    • 身旁的寧靜空間
  • 寧靜運動
    • 九大生活主張
    • 綠禪食--分享
  • 耕耘一畝和平的田
    • 禪法工
    • 法工映記
    • 護持捐款
  • 禪翦影
    • 禪修相簿
    • 影片
  • 課程報名

學習平安禪 / 學員禪修分享
類別:

山河大地 寂靜無生

2019/4/17 圖:周智芬  插畫:蔣依芳  文:覺日  4495

每一個人都在聽,從出生就在聽,聽到現在也沒有成道,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會分別,聽見聲音就去分別,去取捨。但觀世音菩薩過去修耳根圓通時,所聽到的聲音,不管有沒有都叫做聲音,....

功夫須用在生活上

2019/4/12 圖:沈仲怡  文:劉湘吟  4199

「佛陀說法49年,但祂說自己『未曾說一法』,就是不立文字。所有的法都是為了實修用的,如果法不拿來用,不可能開悟,也不可能了生死、斷煩惱。禪宗是頓超法門,『當下即是』,直接認識自己的本性。

基督教的冥思 佛教的禪修 都是通向靈性的道路

2019/4/8 圖:沈仲怡、文獻中心   文:楊宏國  5526

其實,基督教的冥思,禪宗的參,應該是行在同一條道路上,參到最後方顯出真實本性,這也是所有宗教冥思傳統所追求的靈性。一直就對死亡議題感興趣的葉格曼牧師說,到了最後,身體的死亡就不重要了。

從人人捧在手心的電影明星,踏入山門當尋常佛子

2019/4/7 圖:沈仲怡、文獻中心  文:王珍瑜  6214

經過 7天的洗禮,余安安對於自己有了不一樣的期許:「 跟其他人比起來,我們是小學生,可這裡一般是大學生、研究生,像師父說『色、空是個連體嬰』,我覺得很深但又不是很深,他留了很多空間讓我們去想

痛著哭著,還是愛禪修

2019/4/6 圖:沈仲怡  文:劉湘吟  4907

88歲的李媽媽分享說︰「我鼓起勇氣來參加禪七,因為也許這是我這一生最後一次機會了。我在三十多年前皈依了心道師父,非常感恩師父因材施教,給我最淺顯的開示︰『在生活裡修,起心動念都向善的、好的方面去想,去做。』改變了我許多習性,這些年來和家人、朋友的相處也都很融洽。

放下分別心 禪修增進詮釋角色的能力

2019/4/2 圖:沈仲怡、文獻中心   文:王珍瑜  3933

這次禪修過程中,最讓凌文龍印象深刻的,是心道法師告訴他的「分別心」,對生活在香港的他感覺特別深刻:「師父的話語提到『分別心』,讓我很有感覺,不只在香港,現在世界因為資訊太快、太複雜,我們收到的所有訊息,是經過搜尋引擎傳遞過來,

Prev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Next
我們無礙的這個心啊,無論什麼時候、什麼地方都是一樣的,都是圓滿不缺。因為執著,於是我們生起種種的心,而不能夠圓滿。 ~心道法師‧法語~
facebook weibo

電子報 | 聯絡我們 | 網站導覽 | 版權聲明

inner peace love dialogue vegetarianism recycling energy conservation carbon reduction water conservation reforestation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Ling Jiou Mountain Buddhist Socie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