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關、護關,都是精進
圖:靈鷲山佛教教團 整理編輯:陳堯青
2025/3/26
1389

靈鷲山2025年春季禪關於2月17日啓關,長達49天的禪關,有賴眾多志工、法工的發心護持;3月14日一場為春季禪關志工們舉辦的集會中,寶洲法師、法用法師向志工們表達了感謝和期勉。
時時調整自己
寶洲法師︰「這次禪關的課表大改動,對護關法工們來說也是更大的挑戰,工作內容變得更複雜、瑣碎,加上外國學員,除了播放中文音檔,還有兩種外語音檔……每天中午我們都會和法工組開會,每天都有處理不完的種種問題。這也是我覺得法工菩薩們了不起的地方︰工作瑣碎、繁重,什麼事都要做,但您們每一位都很專注地在自己的崗位上,有什麼問題馬上提出來、即時進行調整。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時時在調整自己。
「也很讚歎行堂、香積組的法工們,好像軍隊般有紀律。這次禪關學員人數特別多,但法工人數好像沒有變多,行堂的法工們也格外辛苦,要捧著滿重的湯、水果等走更長的路線;香積組的菩薩們很早就要開始工作,為大家準備美味又美觀的美味佳餚,真的很感謝大家的用心。非常高興的是這次看到許多新人,法工的精神與實踐非常需要新生代的傳承。
「師父這些天一直跟我們說︰要『看覺觀性』。在日常生活中,要能夠覺察自己起心動念的變化,在工作上適時做調整。在專注、調整的當下,我們的覺性是清清楚楚知道的,也就不容易出錯。」

三十多年前的禪堂、禪關
法用法師︰「感恩各位菩薩。我剛剛在想︰何德何能,是什麼樣的因緣,我們今天可以在這裡相聚一堂?……三十多年前我出家的第一天就遇到禪七,那時我們在現在的聞喜堂那裡閉關,當時是草竂、茅棚,颱風下雨時會漏水,沒有水桶,師父要我們在我們打坐的座旁放垃圾袋,用垃圾袋接水;水滿了要趕快提出去倒掉。當時也沒有廁所,如果要方便就要出去走一大圈,到現在多羅觀音的轉角那裡,那裡有一間用木板隔間的小茅廁。這樣過了幾年,有一次颱風把茅棚吹跑了,我們沒有禪堂了,師父就發願要幫我們蓋禪堂。
「如果天氣晴朗,師父有時候會帶我們到外面席地打坐。那時候山上什麼都沒有,我們現在身處之地還是一片空地……再看看現在,我們有了一座五星級的禪堂,甚至很多來山上傳法的大法王說,不是五星級,是滿天星級的。我想,我們怎麼有這麼大的福報?是師父的願力、福報,也是我們四眾弟子的善因緣。

「以前的禪關不但沒有現在這麼好的硬體條件,也沒有現在這麼多、井然有序的法工團隊。以前是東奔西跑、一個人當好幾個人用,總之是把事情趕出來就算數了。吃飯也是如此。三、四十年來,我們是這樣走過來的,對現在的一切真是非常感恩,也深感靈鷲山是人天擁護的福地。
「大家為什麼來到這裡?只是來當志工嗎?(答︰「為了修行。」「為了調伏習氣。」「因為愛(菩提心)。」「求法。」……)是的,跟我們出家法師一樣,各位也是為求解脫而來的,為了求取脫離輪迴痛苦的智慧,所以才來到道場,不然我們待在家裡就好了,繼續舒服地輪迴也是可以嘛,對不對?正是因為我們知道了輪迴的過患,知道世間五濁惡世的恐怖,我們才來道場追求修行、追求清淨。
為了同樣的目的共聚一堂
「各位來到這裡,和出家的法師們是同樣的目的,所以今天我們會在這裡共聚一堂。不管是閉關還是護關,都是一樣精進的心,都是在修行。師父的教導就是『生活禪』,並不是你閉個關出來就換了個人,而是要把禪關中的加行帶到日常生活裡,要在日常生活裡調伏習氣。
「可是平常在家裡要調伏習氣很難,業力圈的力量很強大,自己一個人無法改變什麼,動不動就被捲走、捲進去,常常令人沮喪、怠惰……所以我們來到道場,在這個環境裡團體共修,有了轉動業力的善因緣,我們才有了改變自己的力量。現在的世界很亂,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發生什麼事情,但我們有這樣一個共修的緣,就是有了積極連結善緣的機會,不至於像洗衣機一樣一下子就被捲走了。

「來到這裡,其實每個人都是主人,並不是出家的法師才是山上的主人,法師跟四眾是共同住持、護持正法久住的力量。如果沒有居士護法,三寶無法長久住世;居士也需要三寶,否則就如無頭蒼蠅,只有輪迴而已。能夠凝聚在一起是很可貴的,我們共同來創建一個好的修行道場,讓眾人得福。
「非常讚歎各位,也期勉大家︰一定要勇猛精進。如果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能夠『善用其心』,就能得到一份解脫的力量;如果我們的心是煩惱、雜亂、世俗、計較的,就是沒有智慧、顛倒。我們要把這份善因緣的能量擴散出去,讓自己和周遭的人愈來愈好,真正得到修行的利益。」
推薦閱讀